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尝闻工书人,见书长一倍。


每读少陵诗,辄欲洗肝肺。


体格修六经,古雅凌三代。

松风已可哀,萝月复飞来。


如何当此夜,万里独登台。

微凉砧满城,林下石床平。


发岂无端白,诗须出世清。


邻僧同树影,砌月浸蛩声。

天似空江星似波,时时珠露滴圆荷。


平生踪迹慕真隐,此夕襟怀深自多。


格是厌厌饶酒病,终须的的学渔歌。

斜廊连绮阁,初月照宵帏。


塞冷鸿飞疾,园秋蝉噪迟。


露结林疏叶,寒轻菊吐滋。

众境碧沈沈,前峰月正临。


楼钟晴听响,池水夜观深。


清净非人世,虚空是佛心。

楼角声残锁禁城,灯花半落夜寒生。


啼鸦井上惊风散,残雪窗前助月明。


清世莫嗟人寂寞,中年渐怯岁峥嵘。

闲斋听钟坐,忧绪怅多端。


鸣雁雨中急,离人江上寒。


秋灯下木叶,夜艇隔风湍。

江清天影动,楼近角声雄。


杨柳枝枝月,芭蕉叶叶风。


佳人难再得,良夜与谁同。

独坐观星斗,一襟秋思长。


天河司米价,太乙照时康。


月浦孤帆过,风荷一路香。

朝来乾鹊聒檐牙,入夜孤灯也弄花。


儿女一生梦养虎,行藏四足画添蛇。


因嗟竹箭歌如箦,时泛荷花到若邪。

六树梨花打百毬,昔年曾记柳桥头。


娇来靥靥西施粉,冷伴年年燕子楼。


不受三郎催羯鼓,好当一梦入罗浮。

赤壁之游乐。
但古今、风清月白,更无坡作。
矫首中洲公何许,共我横江孤鹤。

露井飞雕梧,碧月借秋色。


颇闻遭鼠辈,恼睡成反侧。


君岂劾鼠手,姑缓稿街磔。

寒斋秋意高,夜久群籁息。


眼前无一尘,谁与共此席。


平生乐虚旷,颇怪言不食。

幽人怀故乡,夜坐听秋雨。


耿耿不成寐,悽悽亦良苦。


酒白应自斟,茶甘为谁煮。

星河垂地夜阑珊,坐久幽怀百事关。


畏老欲逃如镜里,苦尘难脱限人间。


一亭多竹还妨月,二水宜家又欠山。

两年方始一相逢,偶集飞鸿雪后踪。


清话更添新缱绻,老身全比旧龙钟。


弱云弄月微分影,细草关春暗转容。

霜毛随叶落,搔首忽心惊。


节物其如我,乾坤聊且生。


谁家无月色,何树不秋声。

秋光动河汉,耿耿曙难分。


堕露垂丛药,残星间薄云。


心悬赤城峤,志向紫阳君。

广陵城中听夜雨,倒床不眠问更鼓。


西风万里卷长河,遍与淮山洗尘土。


淮南米贱鱼亦好,敢复摧颓叹羁旅。

所至留连不计程,两年坚卧厌南征。


荒城日短溪山静,野寺人稀鹳鹤鸣。


药裹向人闲自好,文书到眼病犹明。

万枝松里一篝镫,知是山房第几层。


静夜数声清磬响,上方应有诵经僧。

山肩寒耸月随归,榾柮炉红闭板扉。


跨灶郎来温课册,齐眉人为摺深衣。


花传喜信灯如语,草就佳篇字欲飞。

酒醒招得醉魂归,深护炉熏键夕扉。


渴舌恶甜勤漱茗,癯肩耐冻懒添衣。


颇闻空暗无星出,小待更深定雪飞。

林禽畏冷暮争归,水上荒城早阖扉。


敲月会棋迎皂衲,斧冰供茗唤青衣。


龁萁老马厩中响,瞰烛痴蛾窗外飞。

雨脚如麻坐到明,雨楼听尽五更声。


无人共唱寻寻觅,有子聊教仄仄平。


凌室不能藏腊冻,稼场或至误秋成。

一样乾坤几样人,甑生尘异袜生尘。


寒窗黄卷青灯雨,暖阁金钗玉斝春。


谁同公子梦方魇,我与先生诗又新。

灯影稀疏两岸楼,市声已寂睡声齁。


几家梦断三更过,此老心穷八极游。


服气仙人吾不学,坐禅释子彼何求。

断霞收尽黄昏雨。
滴梧桐疏树。
帘栊不卷夜沈沈,锁一庭风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