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璧月娟娟映翠华,扁舟夜泊宦情赊。
香飘桂子来高宇,风送潮声入浅沙。
李白墓荒仙梦远,蛾眉亭古断碑斜。
万里婵娟驾碧鸾,清晖一道别天看。
偏惊真火流丹灶,更讶毫光放石坛。
岛外祥云成鹤梦,岩头玉露滴蝉寒。
千年古洞谁开辟,造化原无斧凿痕。
石上藤萝悬涧阔,林间花影拂栏干。
纸窗梦觉浑生白,午夜风清不计寒。
嫦娥岂是无情种。
昨宵偶被云遮拥。
今夜好晴天。
玉钩初上帘旌。
夜云轻。
寂寞梧桐深院、月华明。
浩淼秋空夜,金焦相向明。
乱樯杨子渡,远火润州城。
风定铃无语,江流月有声。
碧海初弦月,清光向夕流。
半规升古塞,欹影下层楼。
河汉冥冥夜,藤萝漠漠秋。
江亭孤屿郁峨峨,丞相祠前起白波。
树色半随沙鸟没,潮声远送海云多。
千秋马角悲三户,一夕旄头落五坡。
月皎寒潭清,夜深秋露白。
骊龙自在眠,云影荡天碧。
清波漾皓月,沉璧远衔空。
山影依稀翠,荷花隐现红。
潭心浮太极,水底近蟾宫。
秋月流光薄,凄凄上阶苔。
阶苔故人迹,一一存我怀。
音容渺不见,情思应往来。
兵残剩得旧楼台,楼下池边半绿苔。
几辈人如花骤落,今宵我与月偕来。
不堪怀旧刚闻笛,如此寻诗合举杯。
乍微凉,不堪回首纑塘。
已是寇乱连年,惊看瓦欃枪。
愁对一帘风露,听隔花虫语,度到回廊。
近新霜,月风帘卷销魂。
况是旅馆无聊,心事不堪论。
知否天涯小住,笑浮踪无定,同是萍根。
惜秋来,萧萧瑟瑟花残。
剩有篱菊丛丛,还耐碧天寒。
待诉落红离绪,奈蕉心难展,竹泪空弹。
雨绵绵,伴君今夜凄然。
只剩一寸柔肠,都化作秋烟。
叶叶罗裙生翠,共海棠娇映,减甚芳年。
惜春葩,辞枝都向天涯。
只剩一片清阴,留取荫苔纱。
细忆去年初会,共低腰舞柳,倾国争夸。
清赏年年恐失期,人人不觉望中衰。
素娥须信多灵药,长见婵娟似旧时。
先生赤壁舟中赋,老子百花洲上歌。
古人不负此明月,今我当如此月何。
连宵风雨暑欲尽,碧玉万里谁新磨。
河淡星欲无,碧展天一幅。
天孙分锦章,荐此半规玉。
明入千家窗,此兴几人足。
琼楼玉宇不胜秋,把酒临风味转优。
云雨自为朝暮变,歌诗不尽古今愁。
谁知明月天心到,却有佳宾水际留。
人情何待十分圆,满目金波已浩然。
明到杜陵头上发,寒侵郑老客中毡。
中秋未必似今夕,好景其如又隔年。
海国氛氲气欲流,九峰却化九仙俦。
白云舒岫频回首,红日韬霞并举头。
骑凤铺银天地净,战龙横玉古今浮。
珂鸣仗马肃朝班,罢列长少日月闲。
薄宦清秋饶白发,故人紫气绕青山。
霜飞鹤辔侵寒骨,云拥龙骧远圣颜。
洛水闽山并地鸣,残书祠墓待修营。
三更北立千年诀,一日南行万世盟。
衣钵诸儒推阙里,伊吾六籍满镛城。
客到龙门护玉华,黄金台筑有真砂。
云嘘剑水增山色,电擘镛城减物哗。
十里氤氲迎几榻,一尊风雨散流霞。
濯足镛江万里流,曾从鞭石苦营修。
繇来牛伏夸奇事,自是龙翔作胜游。
天赐清尘千嶂雨,人歌利涉亿年秋。
玉华洞口布金华,灿烂春桃遍锦沙。
两岸长流三月浪,一溪常见数时花。
莫云百里河阳事,应作千年海上夸。
洞里乾坤只手开,却将云物卷归来。
茹芝本是藏书地,面壁原非举鼎才。
谩谓丹炉抛紫盖,祗从钟鼓隐楼台。
昔从岩邑学烹鲜,曾见金溪月下悬。
西瞰蛟湖收万派,东窥雉堞耸千年。
银潢影落江中雪,玉汉辉腾树杪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