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世逢多难厌馀生,买断青山尚畏名。


老病日思先佛训,寒温时感后昆情。


新归共说关梁涩,旧住惟言菽水清。

二月雪花飞楚关,浑如李白对燕山。


只愁晓日融城湿,讵惜飞花罥鬓斑。

南方食麦胜食土,瓦砾不救饥肠苦。


今年春雪如陇西,蒸饵家家作端午。

绕郭千峰玉作台,连林素缬尽妆梅。


同谁跨马腰弓箭,山口盘旋射鹿来。

四野荒云接地齐,雪花如掌下寒溪。


招邀白鹭翩翩舞,孤负黄鹂恰恰啼。

山郭桃花且未红,扑檐柳絮太匆匆。


山公久醉浑颠倒,不记湘南二月中。

桂岭长年冬郁蒸,湘江今岁积春冰。


北人饮酒歌黄竹,愁杀桃花与葛藤。

寒积庭阴,风战碎叶,楼角黄昏独倚。
怅望绝、琼华醉魂愁死。
忽见柳花飘洒,误记得、吟边回春意。

病起方知隔岁期。
衰翁意气未全衰。
漫愁脚底云随步,要看山中雪打围。

六出俄呈瑞,三农始告休。


兔园陈旨酒,金屋御重裘。


垄麦青犹短,皋兰紫尚稠。

向夕同云布海涯,丰年呈瑞在京华。


相如赋就梁王苑,穆满歌传阿母家。


农亩三冬偏积润,朝衣六出旋成花。

狂风昨夜吼棱棱,寒压重衾若覆冰。


节气今朝逢大雪,清晨瓦上雪微凝。

天教滕六下良宵,恰值人间正颂椒。


万屋高低皆玉洁,四山远迩绝尘嚣。


苍髯铁面亦华发,直节虚心也折腰。

岁已云除四日春,正嗟无雪慰农心。


重衾夜觉十分冷,平地朝看一尺深。


剡曲舟虽无月载,灞桥景更有谁吟。

六出霏霏饯岁华,终宵撩乱扑窗纱。


未言造化工夫巧,且看乾坤景象奢。


□□□□□□□,□□□□□□花。

琼瑶满地月华明,寒勒东风过海城。


午夜梦魂清化蝶,蚤春心赏负流莺。


半空台殿疑无影,几处江湖尚有情。

惊尘飒南至,妻子哭道周。


出门四山云,欲止安得留。


严风裂我肌,行潦冻不流。

天怜寓客混缁徒,十日无烟香积厨。


暮雪故教投碎米,馋涎那更忍流酥。


旃毛啮尽寒生粟,风絮吟时韵怕醐。

未雪兵厨已击鲜,雪中从事到尊前。


浅斟未办销金帐,快泻聊凭药玉船。


醉梦免教园踏菜,富儿休诧馔罗膻。

寸肠不用多蟠结,千计百思徒屑屑。


春风昨夜到梅花,况是西湖好晴雪。


平时走马入燕云,不忆扁舟落江浙。

造化小儿颠倒颠,谁知堪恨是堪怜。


狂风已破迷途梦,瑞雪今占大有年。


柳絮积深芦荻岸,梅花堆重老夫船。

前时大雪风扰之,有无厚薄皆不齐。


今朝大雪无风色,下隰高原总盈尺。


由来此物本阴气,偏近黄昏落尤剧。

平明大雪风怒嘷,屋上卷来亭下高。


更深更密皆能到,所在纷纷如雨毛。


堆床压案扫复聚,取笔欲书冰折毫。

闻说登莱雪一尺,此中晴色更无云。


安得北风从海上,满天吹过玉纷纷。

万乘回辕入未央,六花迎驾舞康庄。


都人失喜瞻天仗,旱俗相呼候岁穰。


百局桥山方暴露,两宫长信正凄凉。

久矣招渠不受催,忽然过我已佳哉。


更于群玉峰峦里,拣得孤吟时节来。


入竹叶间添茗供,点梅梢上献诗材。

年后犹仍腊,时闲即便春。


飞花殊恼我,惹絮却随人。


天地多奇观,江湖独老身。

江波沄沄山雪盛,寒雾不收潮风劲。


诗人与我把一杯,信道东南此为胜。


隔望遥知是剡中,坐看飘洒归空蒙。

山中知我老,雪里见僧清。


物色添幽意,年华近俗情。


树遥风共晚,岸窄水初生。

冻云裂破青春流,天门牛女争春愁。


剪碎银河几万片,一宵白尽青山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