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吾闻天台久,尝读兴公赋。
兹为东南镇,神灵之所据。
奇挺究万状,嵩岱不足语。
进寺金庭远,香文玉篆连。
船中鸣夜磬,雪里见新年。
山尽城临岸,云空海照天。
桐柏山高空翠寒,夜深星斗近仙坛。
下宫银瀑三千丈,付与诗人雨后看。
绿章封事步虚仙,来自东皇太乙边。
满袖明珠出光怪,又随溪月上归船。
可是东皇雨露深,不成一字亦腰金。
世间大有麒麟楦,对此谁能起愧心。
一春苦雨又忧花,烂尽秧根谷再芽。
见说云头红可喜,老农犹恐是朝霞。
人间兴废手搏沙,乔木犹存少故家。
不见石边题甲乙,空馀姓氏落名花。
楼头残月映储胥,人在西窗酒醒馀。
梦里都忘阆风路,吟边如到玉霄居。
邻墙共作无何饮,别墅期看未见书。
赤城谭旧令,为政且鸣琴。
涧瀑知清操,山云识苦吟。
自甘微贱拙,谁信勒碑深。
一枝美过玉盘盂,岁晚何由复遇苏。
我欲命名名不得,有名无实不如无。
今人议论只从多,篑土那能障大河。
我有室庐亦方广,归途不向石桥过。
卧听泉声似雨声,直愁泥滑马难行。
世间疑事多如许,千百年来谁与明。
月色在野水,云痕澹前林。
篮舆转松竹,襟袖翠霭深。
灯火见仍隐,机杼有遗音。
罗汉岭头罗汉树,开辟馀工所钟聚。
百围直上摩紫霄,铁剥犀空自无蠹。
积年魔怪不敢栖,暂过鸾凰却回顾。
夔皋不著书,周召不决科。
端坐庙堂上,四海臻泰和。
此道固如是,后来文艺多。
春雨暗前山,春云行远林。
月落鸡犬静,谁闻梁甫吟。
巍巍兮高山,泠泠兮好音。
怀古不知寒,洗心忘百忧。
怡然方寸地,得与贤圣游。
南涧兮泉甘,北山兮云幽。
小雨凄暮春,入夜寒更作。
泠泠竹间风,振我衣袂薄。
野田鸣流泉,密树纷翠幄。
骄云压长郊,飞电见林嵨。
震霆挟回风,卷海过白雨。
东皇发生意,万物情可睹。
台岳幽人兴不凡,携筇相别款柴关。
高情共乐皇风远,真气潜通浩劫间。
绿绮静闻沉俗格,榴花深引渍童颜。
天台峻极横海滨,金庭紫洞多真人。
先生舍道心照邻,上有羲轩为逸民。
玉韫深山珠在水,圆折如虹难自晦。
瘴海远黏天,山城入暝烟。
春潮生蛤晕,夜雨长蜗涎。
灯几花时落,风帘客未眠。
美玉不自贵,贵之者良工。
高才不自明,明之者至公。
和璞文未刻,他山石正同。
昔在童蒙岁,学礼暨诗书。
肃肃秉庭训,罔敢宁斯须。
积习将一纪,心目多勤劬。
贫病见交情,殷勤问死生。
倒衣迎五马,空巷看双旌。
聚泛杯中月,分班地上荆。
遮门皓首啼,行路涕交挥。
不见斑衣好,空随画翣归。
兰芽方独秀,华萼尚交辉。
天上文昌省,人中翰墨仙。
尚书心似水,学士笔如椽。
视草金莲夜,哦诗锦瑟年。
天台山里草堂低,一到都城识面稀。
绮里冠裳遵汉命,许由风骨谢尧归。
去时暑气蒸船滴,到日秋云伴鹤飞。
笑背芙蓉阙,东南望海涯。
云章藏绿蕴,鹤驭拂青霞。
台岭攀新桂,桃源访旧花。
芳袍麟殿赐蒲茸,道胜年来请谒慵。
贝叶罢翻双凤阙,石房归掩五芝峰。
朝贤远乞裁诗稿,海客争传出定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