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十载邮筒记往还,今朝杖履得跻攀。
人来万壑千岩里,诗在三唐两宋间。
数遍藏书推拂水,偶思快友话横山。
壮悔堂开傍画楼,印章零落有人收。
柔情小住秦淮月,侠骨争高梁苑秋。
北里桃花归乐府,南都金粉剩风流。
异国春归客感深,烽烟满目罢登临。
茂宏到处能胡语,庄舄无人和越吟。
四海仓黄留此日,十年闲散负初心。
缄愁无复寄穹苍,咄咄书空字数行。
里社追随聊结约,近郊耕凿胜还乡。
心伤蜀魄依群鸟,目断虞渊望九阳。
莫叹儒冠误半生,名场屈指几人成。
耽诗未必非清福,嗜酒何尝减至情。
姓氏千秋原有命,穷通一笑自无营。
千里云山一棹收,西风拂面早知秋。
望回彭蠡烟初合,路入严滩境转幽。
世味可能成腐鼠,海槎终拟问牵牛。
黑白云花涌作堆,芙蓉墉外殷轻雷。
风从荇藻交时见,雨自菰蒲响处来。
投树禽喧山寺暝,荷蓑人去野花开。
烟霞曾是踏诸峰,翻作清歌笑玉钟。
几代孙经桃坞隔,千年坛忆华山逢。
美才方赴鸣驺召,逸兴何由税驾从。
野人漫学事王侯,宦牒相从得俊游。
着眼丹铅常午夜,转头萸菊已深秋。
几多陈迹成今古,莫对清尊话去留。
溪头徙倚对崔嵬,世上尘愁安在哉。
峭壁千寻翻素练,深崖万古斗雄雷。
空馀鸟迹无人到,应有山灵怪我来。
莫令胸次著崔嵬,万事于人何有哉。
欲向悬崖看积雨,几经空谷撼奔雷。
山花无思开还落,溪鸟忘机去复来。
又还秋色到萸觞,检点东篱次第黄。
碧水连天无限思,栏杆无奈带斜阳。
巇岖来北固,邂逅识南金。
未觉人间役,欣同物外心。
灯花残夜半,桂子落秋深。
我来縠水偿披云,秋堂霭霭生春薰。
落笔盘空斗神速,刮眼一破平生闻。
自笑黏黐日凭案,抽思索句曾未半。
惆怅独徘徊,晴岚绕古台。
日从东海上,人自北山回。
峰老曾经雪,天寒不放梅。
昨夜嫦娥弄玉纤,也应掐月作花钿。
为嫌梅影太清瘦,几片飞来疏处填。
红紫有偏尚,桂花总宜人。
蜡雪明孤斟,绛雪娇小颦。
可怜爱花人,两屐穿秋云。
草庐高卧对千峰,白眼谁能顾万钟。
仄席不因天子诏,藏诗未许世人逢。
他年社稷勋如立,归老烟霞志会从。
愁霖十日槎生耳,寒气薄人如著水。
坐对毗耶数卷书,未厌铜炉烧柏子。
区区我亦可怜人,只有无求人不瞋。
结交自惜羞馀耳,直要人情淡如水。
晏婴鲍叔久已亡,嗟我欲从谁氏子。
大栟笔阵扫千人,诗成不顾俗士瞋。
东风第一番春游,白袷清樽半日休。
花气未醒蜂蝶懒,宿寒犹殢雨云愁。
人烟带郭居全少,林沼当轩趣迥幽。
先生家住翠微峰,万卷诗书酒一钟。
壁挂葛巾无客到,云藏古洞有仙逢。
溪边晚钓呼鸥伴,花底春吟引鹤从。
杜陵句法今谁到,君自门墙数仞崇。
未许前人得高处,间于五字见新功。
淹留书馆残灯火,孤负淮山旧桂丛。
才疏空许国,老去漫为官。
长病同玄晏,多言愧懒残。
归心随赣水,愁眼望桑干。
昔年留建业,授馆厕嘉宾。
忝窃惭高位,淹留有故人。
相逢青鬓在,谁信白头新。
家传张长公,直节可敬叹。
居官不取容,安有鄙夫患。
奏劾司马门,乃翁宁可犯。
堕灶一言能破釜,魔界扫空成佛土。
钟山道场天所开,万壑千岩没华雨。
白衣居士演真谛,江汉滔滔流去乳。
白鹿真人欻御风,青杉手种大如钟。
还丹未化神应护,道骨相期子合逢。
万里且看腾踏去,一樽聊喜笑言从。
寺古苍松老,僧高俗客希。
我来游竟日,不用笋舆归。
陶生性本爱林泉,误落尘樊三十年。
晚岁无心成小隐,今朝何意集群贤。
翠屏玉立江如练,锦缆风牵月正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