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玉节多沾柳絮,鹭车踏碎冰花。


借问行台何处,乾坤虚白为家。

端居葆贞素,眷言惜秋光。


植彼霜中物,挹此淡而香。


和气夺金秀,正色裁坤裳。

祠光曙色两平分,山下蒲牢到处闻。


听说年来农事好,野人迎赛尽朝曛。

月在长空水在潭,水光月色两相涵。


潭中或有蛟龙起,倒射蟾精散蔚蓝。

山下溶溶一脉连,分流长得过平田。


遥看溅沫冰如结,疑是寒蛟水底眠。

山径萦迂草树重,参差茅屋乱烟中。


斜阳晚饭行人断,无数牛羊一笛风。

竞秀双峰翠插天,诸山罗立亦骈肩。


负薪多少行歌者,昼锦方知太守贤。

野色苍茫薄下舂,入江返照驻荷峰。


冲烟双鹤归来晚,点破山腰紫翠重。

一树寒梅冒雪开,看梅高士未曾来。


空庭岁晚无聊赖,索笑巡檐日几回。

冒雪多劳勚,乘危亦苦辛。


相逢如借问,不是探梅人。

吾道日中天,万古焉能灭。


惟君善化人,时雨成春雪。

小舟摇曳出垂杨,岸草汀花送远香。


善拟东平心最乐,尊倾北海兴偏长。


百年利涉兰为棹,一代豪吟笔有床。

冉冉清溪映绿杨,杏园遥指碧云傍。


藩宫地接天潢近,灵沼波分太液长。


鱼鸟乐随人共狎,主宾情与世相忘。

悠悠汧水带云流,白草黄沙接远洲。


风断归鸿迷别渚,霜寒落木动高秋。


番营人散城边马,野渡僧归月下舟。

绿荷池上小亭台,红白莲花映日开。


喜共薇垣高士话,况逢冰署可人来。


谩将景物酬诗句,何用笙歌送酒杯。

秦蜀元相隔,何年鸟道开。


登天穷险阻,构木凿崔嵬。


苍狗依岩宿,青骢自陇来。

浩浩长江水,滔滔日夜流。


雨添千里润,凉送一天秋。


滩响山疑动,沙明岸欲浮。

大将星初殒,长城一夕空。


山川消王气,天地老英雄。


分鼎徒遗恨,挥戈未奏功。

宝色风霜古,颓檐老瓦催。


碑文多剥落,山势独崔嵬。


宿鸟惊还定,游僧去复回。

薄暮山逾好,凭高眼界空。


岚光真可掬,倒影抑何穷。


万壑澄江紫,千林带叶红。

萧相追韩处,遗踪尚可攀。


拿云龙易失,出柙虎重还。


曙色催飞骑,清光照壮颜。

上将坛犹在,荒凉带夕晖。


兴刘功不赏,灭项事成非。


彻说真难夺,豨谋可独归。

炎汉兴王地,千年尚有台。


江山犹似昨,人事重堪哀。


鸟向离宫没,花从旧苑开。

南北路漫漫,长嗟会面难。


碧桃开复谢,黄菊看将残。


露冷蛩声切,天空雁影寒。

调得新声好自弹,雪车冰柱逼人寒。


薇垣有客能相和,一曲空传下里难。

一种幽芳占早春,雪中谁是看花人。


暗香疏影吟边趣,只许逋仙为写真。

楚棹径吴日,当杯忆往游。


每逢皆叶聚,一别似萍流。


秋与寻山水,宵同赋女牛。

习家池馆枕城隅,客自高阳旧酒徒。


兴剧尊前倾白堕,情牵天上待黄姑。


登坛旗鼓谁先后,阅世浮沉定有无。

弓矢新韬士马残,阳回应借惠文冠。


巴江百折流成字,蜀道千层曲似盘。


邛杖亦充天国贡,荔枝犹作故园看。

书邮悲万里,今日喜逢君。


鸟道犹堪画,猿声不可闻。


缄题疑带雨,宪府若连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