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萧瑟闲庭院。
掩文窗、薄寒料峭,暗灯频剪。
从道宵长莲漏永,比似闲愁还短。
冻草不可结,树寒枝相依。
蛾眉夜分明,愁思不得歧。
漏远耳转亲,月落心欲危。
著述归来又等身,蓬瀛沙碛等前尘。
常将治乱悲千古,不负科名有几人。
放眼看山诗是债,经年作客酒为邻。
才见君行我又行,帆随寒月落芜城。
人间出处真难料,别后蟾蜍已一更。
险韵深杯犹昨日,大名巨手定生平。
帘外宵深露渐凝,手挥老泪欲成冰。
五更寒逼三椽屋,四面风欺一点镫。
梦后徒生寻梦想,人间久住恐人憎。
积冰盈四衢,言赴江都约。
座中四五人,顾盼皆英倬。
主人兄弟贤,爱客善谐谑。
宦海浮踪聚萍叶,与君同踏并门雪。
未经识面心先倾,吏事诗才信双绝。
忽闻剥啄喜过访,出晤那妨屐齿折。
炉烟半销歇,遥夜入孤迥。
中怀冰雪净,澹然杳诗境。
万籁寂不闻,栖禽时一警。
有酒消寒夜,无肴佐客庖。
新愁逼岁暮,往事忆知交。
剪烛听长漏,围炉煮小槽。
孤镫照虚馆,静夜似僧房。
煮雪验寒味,爇兰闻火香。
明明空理见,历历苦缘长。
高垣传漏迥,斜月度窗隅。
无客酒难醉,有书镫不孤。
苦吟间短枕,深坐托薰炉。
金剪生寒夜漏长,玉人纤手懒缝裳。
素娥偏耐秋光冷,来照鸳鸯瓦上霜。
冬夜凄以长,寂寞绝人境。
凉月薄帷幕,荒庭交树影。
寥寥寒柝鸣,熊熊孤剑冷。
朔飙冻摧百卉枯,有客危坐夜读书。
幢幢一编寒镫影,混茫遥接淳古初。
蚕僵猬缩蠖蜷曲,矮檐冰柱戛冷玉。
寒风发清响,木叶忽纷飞。
微月澹樵径,疏烟生竹扉。
隔林深犬吠,远寺夜僧归。
青毡兀坐入寒更,左右图书拥百城。
较与儿时还有味,一灯风雨古人情。
牙签万轴小蓬瀛,料峭风寒逼短檠。
一卷离骚一壶酒,雪庐消夜古狂生。
天涯沦落久,能免怨离群。
赋尽伤心句,何由寄汝闻。
江干诸姊妹,此夕正相思。
那信寒闺内,孤镫独赋诗。
吟苦过于颠,吟成亦自怜。
冻油灯影薄,深屋语声圆。
分月照归客,避寒移卧毡。
辘轳梦断金梧井,夜月沉沉风露冷。
起向庭中独自行,伴人惟有梅花影。
年随流水去伤神,催入风光一度新。
何事蛾眉颦不展,玉颜无伴怕逢春。
绣户深沉半掩门,玉窗愁对月黄昏。
闲垂翠帐何曾寐,熏尽金笼总不温。
淡烟和月出霜林,落尽寒花只素阴。
别有兰缸凝彩焰,镜台斜倚照冰心。
风吹芳树已凋残,却放清晖入画阑。
莫道金闺常自暖,夜深翻似玉门寒。
玉衡低户夜无声,月色笼寒照不明。
灯火渐催迎早岁,绿窗愁杀近啼莺。
寒切雕窗透锦茵,残更望断履綦尘。
空闺不恨飞霜夜,总使春来益黯神。
空庭蔼蔼月凝霜,银烛无光玉漏长。
清汉数声征雁度,梦回中夜忆辽阳。
碧殿金风生绮纨,宫槐吹尽不留残。
沉沉月到苔阴上,添却帘栊无数寒。
霜气严凝入敝貂,书声才罢夜寥寥。
心君不动群邪退,欲寇无侵万虑消。
老鹤巢高宜独宿,祥鸾天迥岂堪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