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紫皇宫阙罗高清,花虬玉凤围墉城。
长生曲奏升天行,神仙缥缈喧相迎。
栖真何必抛尘网,飙轮万里时来往。
几年瓶钵帝城栖,看尽尘劳息尽机。
诗妙偶因馀力到,名高却与本心违。
云深路入千山去,岁晚身携一锡归。
高躅动京国,静缘怀故山。
扁舟乘兴往,孤鸟倦飞还。
社漏重湖外,霞城积霭间。
偶携筇杖辞青嶂,便赐兰牙染紫衣。
城阙暂随明月至,江湖还共白云归。
楼中夕照山川秀,盘里春蔬笋蕨肥。
紫殿谒宸极,赤城归旧山。
气清玄鹤下,语淡白云闲。
路入翠微外,岩栖瀑布间。
桐柏山高空翠寒,夜深星斗近仙坛。
下宫银瀑三千丈,付与诗人雨后看。
绿章封事步虚仙,来自东皇太乙边。
满袖明珠出光怪,又随溪月上归船。
台岳幽人兴不凡,携筇相别款柴关。
高情共乐皇风远,真气潜通浩劫间。
绿绮静闻沉俗格,榴花深引渍童颜。
天台峻极横海滨,金庭紫洞多真人。
先生舍道心照邻,上有羲轩为逸民。
玉韫深山珠在水,圆折如虹难自晦。
美玉不自贵,贵之者良工。
高才不自明,明之者至公。
和璞文未刻,他山石正同。
昔在童蒙岁,学礼暨诗书。
肃肃秉庭训,罔敢宁斯须。
积习将一纪,心目多勤劬。
诏到禅关日,愿言高古今。
几生传佛法,方得契君心。
结坐观宗社,恩容返道林。
天台山里草堂低,一到都城识面稀。
绮里冠裳遵汉命,许由风骨谢尧归。
去时暑气蒸船滴,到日秋云伴鹤飞。
笑背芙蓉阙,东南望海涯。
云章藏绿蕴,鹤驭拂青霞。
台岭攀新桂,桃源访旧花。
芳袍麟殿赐蒲茸,道胜年来请谒慵。
贝叶罢翻双凤阙,石房归掩五芝峰。
朝贤远乞裁诗稿,海客争传出定容。
天台四万八千丈,一根直下寒银浪。
青莲老子夜不眠,往往飞魂到其上。
诗情不减流白云,千载重见戴叔伦。
暂到京城住,辞尧返旧庐。
身耽泉石乐,心向利名疏。
鹤静来华表,云闲出太虚。
吟指建标霞,南归继永嘉。
老禅心是佛,新句玉无瑕。
乳窦流云液,松风落粉花。
暂至朝真主,却思归旧峰。
只依三事布,唯有一枝筇。
月上当孤室,风生自古松。
久陪译馆清流集,吟苦霜添两颔髭。
厌驻王成思旧隐,年来却赴白云期。
诗律密闻高九释,倦游归老旧烟霞。
朝中半是名臣友,时寄新吟壁罩纱。
孤云须信少常期,未作祯祥又欲归。
霖雨只宜滋大旱,山川终称养沈机。
夜寒放意文章险,春尽平心笋蕨肥。
应悔名高藏不得,朝天翻喜放身归。
知时多顺时人话,混俗犹披俗士衣。
有伴指期玄鹤老,无心高羡白云飞。
谈空玉殿君恩厚,归兴兰舟泽国赊。
禅室冷思沧海雪,吟楼晴忆赤城霞。
经吴屐滑当梅雨,到寺衣香近桂花。
琼台东畔倚岧峣,缥缈烟霞切绛霄。
门外杉松尽颠怪,云中鸡犬自逍遥。
水流玉洞桃花出,风过星坛桂子飘。
京寺栖禅久,霞城去路长。
江波收积潦,风信促归航。
坐榻新蒲稳,斋盂早稻香。
几载仙山下,无机世莫分。
因为天市客,方识帝乡云。
鍊气壶中见,还元海内闻。
故山萝蔓锁云扉,几夕扁舟已梦归。
莲社招贤移岁月,芝岩编句满珠玑。
金刀拥雪新雕鬓,香裓欺兰旧赐衣。
结庐深山顶,遂怀安隐心。
安隐如之何,道胜尘虑沈。
青霞白云致,茂树修竹阴。
九重留不住,乘兴返天台。
青嶂未为静,彤庭应更来。
御歌编隐诀,卧榻近丹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