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到得秋来愁便阔。
悲风又剪桐枝落。
天际哀鸿,林间病叶,断送秋光寂寞。

宋玉言之,春女多思,秋士多悲。
况零风细雨,乍停还续,蛩声雁影,到处相随。
四壁萧萧,孤灯落落,纵有高怀那处开。

少妇红颜黯自怜,下机鸣杵小楼前。


捣残鸳锦非今日,梦隔龙沙又一年。


不惜哀音催木叶,愿随明月到胡天。

月引笳声出塞微,城南又合数重围。


乍吹疲马寒嘶影,三奏严霜倒扑衣。


乌集空营冤鬼哭,星低孤垒救兵稀。

苦调烦声急更迟,戍楼羌笛不胜悲。


谁怜战久人先老?


可念兵残将自疑。


月黑关山全失道,风高杨柳半无枝。

太白旄头夜并高,胡儿牧马过临洮。


连营百道传烽火,飞檄三边插羽毛。


光迸流星穿雁塞,气缠宝匣吼龙刀。

片角长鸣落晓星,雄关铁锁欲开扃。


城头浪奏单于曲,漠北谁空老上庭?


惨惨寒吹边草白,呜呜悲咽野磷青。


征人正切南归梦,起傍墩台数驿亭。

夜雨孤灯起旅愁,隔帘摇扬一萤流。


谁云腐草无生意?


忽见明珠已暗投。


读罢虚窗千卷冷,放残深院六宫秋。

落木萧萧雁影疏,西风几处怨离居。


遥看列阵能成字,可怪经秋不寄书。


雪窖北来边月苦,衡阳南下楚天虚。

怜汝归期道路长,好依残垒更回翔。


向来华屋非新主,何必乌衣是故乡。


万里风尘劳往返,百年时序有炎凉。

门巷萧疏秋色阑,哀蝉柳外几声残。


跳枝择翳惊还咽,饮露含风瘦更寒。


青镜暗调秦女鬓,素丝新入汉臣冠。

霜风初落剪寒莎,扰扰飞萤扑野蛾。


色接黄云秋出塞,怨深青冢夜闻歌。


苍茫古道行人少,迢递长堤返照多。

日落平沙江路长,蒹葭凝望渺苍苍。


数声孤雁天连水,八月凉风露化霜。


絮入秋衣如薄茧,笳吹寒夜中清商。

昆明池水起秋风,怜尔雕胡傍废宫。


弱带枯茎斜照外,沉云宿雾乱流中。


清波零落鱼龙夜,馀粒漂残雁鹜空。

秋至怀人各一方,幽兰愁绝隔潇湘。


采来衣袖逢多露,寄去江关恨异乡。


远道残香容易歇,同心暗结竟难忘。

凌波独立尔应难,绿袖红绡冉冉单。


玉井峰头秋气早,若耶溪畔晚妆残。


房空只有馀丝绕,心苦谁怜泣露寒?


惆怅吴儿兼越女,棹歌归去若为欢。

瀼瀼玉露气萧森,疏翠残黄半不禁。


壁水市空惟落叶,文昌殿冷岂成阴。


婆娑坐惜殷生树,哀怨长悬庾信心。

逐臣何处想遗踪?


湛湛江枫淡更浓。


枝叶可能留岁色,丹青倏已变秋容。


悲缠宋玉招魂句,恨结寒山半夜钟。

欹枕西窗夜寂寥,迎秋一叶已萧萧。


露团金井千家冷,霜度龙门万里遥。


晚咽寒蝉怜半落,朝翻警鹤叹全飘。

忆昔长条踠地垂,莺花醉杀五陵儿。


可怜鶗鴂西风急,又被关山短笛吹。


腰瘦楚宫无过辇,黛销隋苑有啼眉。

万里西风入晚扉,高斋怅望独移时。


迢迢别浦帆双去,漠漠平芜天四垂。


雨意欲晴山鸟乐,寒声初到井梧知。

白杨夹道起秋声,要使征人恨不平。


自笑一生成底事,元常笔秃却谈兵。

草木皆摇落,清霜袭绮裘。
蛩声和露泣,月影带江流。
暗改潘安鬓,明添宋玉愁。
惊飙振阴林,残萚纷零落。
荣枯动鼻感,酸风慄羁魄。
登高望所思,烟霜蔽广陌。
晴宵如浸昼如蒸,变气知从激处生。
风不相饶乘木败,火犹自负与金争。
纤阿洗月为纯白,少皞澄天作太清。
海上凉风动,山中秋日深。
百年摧短景,万里接层阴。
冻蕊依时放,寒蝉恋树吟。
沄沄西江水,送我沙边舟。
当时送行客,勉我无久留。
晤言宛如昨,庭叶忽再秋。
秋色遽如许,客心徒自惊。
盈盈露花泣,策策风树鸣。
别影讵可吊,强怀不能平。
长叹复长叹,芙蓉落尽秋水寒。
庭前百草枯烂死,游子日暮衣裳单。
白日悠悠岁将晏,江南水深波浪散。
一夜苍山万木枯,霜风飒飒满平芜。
凉回宋玉悲难写,愁剧张衡咏亦无。
玉署昔年酣翰墨,泥涂今日饱驰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