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清客相过更有谁,闲心惟许白云知。


山房多少思君意,半在焚香煮茗时。

何方堪避暑,胜地觅清幽。


坐选云边石,吟寻水畔楼。


偏宜山友共,唯许野僧留。

千层鸟道一筇扶,三月东风响鹧鸪。


花发幽岩红踯躅,云生绝壁翠模糊。


七闽形胜山河壮,万顷沧溟岛屿孤。

高斋开乱竹,孤烛坐潺湲。


世味随年减,浮生到夜闲。


交应同白水,语不离青山。

树树桐花夹路开,思乡还上粤王台。


裹盐峒客投墟去,沽酒蛮姬泛艇来。


市肆尽传鸡骨卜,垣墙多杂蛎房灰。

客枕愁听五岭猿,瘴江何处不消魂。


羊城月送春潮上,蚬水风催夜渡喧。


茉莉卖钱香满市,芭蕉成布绿连村。

桐江风冷露华漙,舟过严陵七里滩。


秋晚雁声枫外老,夜深渔火蓼边残。


月明古渡波千顷,云暗高峰路几盘。

高阁俯澄澜,湖光入座看。


遥空箫管咽,夹水绮罗寒。


笑语连天沸,呼声动地欢。

细雨扁舟泊近村,三人同卧亦销魂。


谁怜此夜孤身客,山店残灯独掩门。

山转溪回一径斜,半栽桑柘半桃花。


何年共结茅茨隐,添得人烟三两家。

江上春风吹布袍,题诗千里问蓬蒿。


君还记得当年事,竹下焚香读楚骚。

古寺钟残夜已分,三人同卧一床云。


他时此地闻钟夜,未必连床又是君。

共酌醍醐送客还,晚风吹雨暗禅关。


绿波春草长途别,白社莲花半日闲。


家望雷峰烟外塔,梦回天竺月中山。

布榖声中醉倚栏,夕阳山色隔帘看。


青团柳叶春烟薄,白散梨花暮雨寒。


燕垒泥香芳径晚,鱼梁痕浅小池乾。

春事飘零倍忆君,满庭红雨落纷纷。


鳌峰已作三秋别,马鬣新成四尺坟。


花下几回虚朗月,竹中长日赋停云。

西风萧瑟叶初黄,入夜行歌过草堂。


金粟散时天似水,玉绳低处月如霜。


尊前竹色浮秋霭,槛外松阴度晚凉。

计程当入粤,踪迹竟何如。


马度栟榈密,莺啼簟竹疏。


定回天外梦,谁寄岭南书。

音从空谷听,兴似剡溪乘。


榾柮残炉火,松膋半壁灯。


俗情谈后减,诗草别来增。

数歇经村落,到门红日西。


柳阴牛独寝,草舍燕双栖。


野绿云千亩,郊青雨一犁。

斋居耽阒寂,犹厌鹿麋群。


茶汲松泉煮,香收桂屑焚。


避人宜昼雨,来客损春云。

平生隐不出,出便为寻真。


世上风波免,途中闻见新。


抛家无内顾,学道有前因。

临流趺坐久,夕露坠衣繁。


山色晚逾翠,滩声宵更喧。


林深灯避影,云重月亏痕。

劳歌君莫吟,吟即泪沾襟。


若比前年别,此情应更深。


梦能知道路,交只恋山林。

九日忽风雨,登高事已非。


秋声繁灌木,商意薄轻衣。


众壑浮青霭,千峰失翠微。

佳节逢寒食,孤斋聚德星。


谈应同稷下,会可比兰亭。


粥煮杨花白,尊浮竹叶青。

春宵何太短,忽忽已三更。


灯散疏林影,蛩传古砌声。


谈深尘虑息,坐久月华生。

梅坞馀残雪,疏枝冷不禁。


去招梁苑客,同作灞桥吟。


十里花为市,千家玉作林。

藤山梅万树,冬尽一齐开。


粉面怀人瘦,香魂入梦来。


翠微将失色,玉屑渐成堆。

犬吠荜门前,遥惊石榻眠。


携来双竹杖,穿破一林烟。


袖出梅花谱,囊添曲米钱。

往日游都倦,兹行心独闲。


片帆投月宿,一笠戴云还。


夜色沙边水,秋光烟外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