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画槛雕楹焕陆离,雪桃冰李坐含卮。


天回广厦流云入,地拥长廊夕照移。


绕砌兰孙夸奕叶,当筵花萼斗连枝。

华堂烧烛散林鸦,坐拥红炉片月斜。


渐喜春光回白苎,尚馀秋色对黄花。


孤蓬游子冲残雪,大笔才人照绮霞。

故人青眼话从容,明府朱弦并过从。


此夕风烟回薜荔,十年星斗散芙蓉。


神来未觉匡庐远,梦去先愁越峤重。

萧然一凭几,兀坐万缘空。


旧茗犹含绿,新梅半著红。


山疑摹北苑,石拟赠南宫。

此夜平原醉,人间更有无。


乾坤悬玉阙,日月坐冰壶。


磊落新词社,萧条旧酒垆。

彩笔寒相对,朱弦晚故留。


飞仙谁鹤氅,野客自鹴裘。


拥坐城云立,窥筵海月流。

不谓山斋雪,能来侍从臣。


谈诗双郢客,和曲几巴人。


玉笛生春早,金尊促夜频。

寂寞幽人卧,追寻茂宰贤。


飞觞临夜雪,把袂坐高天。


剡曲三更棹,梁台万古筵。

华亭疏雨过,小阁乱云流。


榻为延徐下,船因问戴留。


春光回枕簟,寒色驻衾裯。

远下昆仑度玉华,黄河九曲照三花。


空明洞底无人住,散发中天弄紫霞。

柳径柴门辟向东,竹垣高树引清风。


林中送客行常远,屋里看山兴不穷。


唯须药物供身病,且爱闾阎属岁丰。

爱君窗下竹,萧瑟起清风。


积爽延秋入,流阴荡暑空。


翠涛翻枕簟,珠佩绕房栊。

却羡春暄美,都忘客思淹。


薜门初倒屣,花径乍开帘。


细草萦书带,垂杨拂帽檐。

秋雨羁慈室,惊传折简呼。


黄花依玉箔,翠叶映琼苏。


爱客忻投分,论文恕鄙儒。

浣冰毫、擘笺题句,宵分绛蜡重剪。
玉珂风外闲身在,恰趁翠尊寒浅。
梅信缓。

曾祀梁州色未工,移为窗下接谈丛。


司晨既已惭嘉号,斗月犹能散舞氃。


幸比灵芝于我小,竟夸梅瓣不能红。

济上风烟接九河,中丞勋业此方多。


不愁浚凿劳轩橇,长恐才贤负罻罗。


白日林中瞻仗钺,青霄花下忆鸣珂。

小结新亭半隐名,林园终日抱虚清。


台中吏散鸟争聚,花外人稀鹤不惊。


细水自生秋雨后,片霞恰映晚池明。

山中正苦风雨夕,送酒白衣何处来。


洗盏开尝醒复醉,翠微堂上若人哉。

东游西泛秋凉后,深密正寻苔竹家。


一段风流谁远饷,诗清应为煮芽茶。

小名应是唤盈盈,声态偏能想性情。


低度静闻梁上响,步虚小试掌中轻。


翻嫌杂和吹弹寂,别见馀姿顾盼生。

颇嫌多事是尊生,但得心闲近道情。


长与疏梅耐幽独,更教瘦鹤伴凄清。


扫花欲便亲苔坐,删竹当防碍月行。

见晴先已快,得月更添清。


雪后寒光彻,庭空晚意生。


分烟同画看,取影见梅横。

一般落红作春殿,不向树底向溪砚。


花神应是好文雅,笔公墨君邀缱绻。


如眠似起意韵骄,石床作枕藤纹荐。

郊外春光容易变,花枝摇落红如霰。
留春无计折将归,胆瓶权作宜春院。


长辞妒雨与狂风,绣幕围香恼蜂燕。

疏篁写影上屏纱,态韵萧森类画家。


尤爱空明红间碧,更将镜子照瓶花。

结庐人外意萧然,香国翻成小有天。


四壁忽生空翠湿,千秋如见墨痕鲜。


摩挲金石人俱古,寝处缥缃梦亦仙。

素嫌多事是尊生,但得心闲近道情。


韵取疏梅寒可耐,形摹瘦鹤病逾清。


扫花欲便观苔坐,删竹常防碍月行。

何为触热客来俱,槐市东头赤日无。


座上清言皆月露,樽前闲兴尽江湖。


敲冰凉沁玻璃碗,挂壁云生水石图。

故园烟树忆论文,短褐狂歌此对君。


碣石谈天看汝在,都门击筑傍谁闻。


清斋帘色残春草,小苑莺声过夏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