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日日约归舟,谁知雨又留。


满城为海市,数步有蓬洲。


湿梦风难送,急心天与仇。

春深无柳不垂堤,扑簌征衫落燕泥。


一水遥飞淮海阔,千山暮合楚云低。


天涯姊弟怜多病,客子江湖路自迷。

千山染就朦胧碧,杜宇惊人啼怨魄。
绿窗长日守芭蕉,帘额沈沈无燕入。


湿云底死连朝夕,不管相如犹倦客。

柳过清明絮乱飞,感时怀旧思悽悽。


月生楼阁云初散,家在汀洲梦去迷。


发白每惭清鉴启,酒醒长怯子规啼。

柳过春霖絮乱飞,旅中怀抱独悽悽。


月生淮上云初散,家在江南梦去迷。


发白每惭清鉴启,心孤长怯子规啼。

西风吹梦越中游,剪剪轻寒入短裘。


雁字不将乡信写,蛩声空和旅吟愁。


邮亭冷雨孤灯夜,渔市斜阳一笛秋。

搔首空斋夜寂寥,流萤落叶冷萧萧。


河桥此夕悲离合,云雨谁家自暮朝。


粤客思归闻捣练,秦城怀古忆吹箫。

缥缈仙家别有天,山中七日世千年。


天孙应苦佳期促,夜夜行云不得眠。

汉津清浅漾轻波,闻道西山木石多。

南天九月披重褐,可信寒生自水乡。


多病怕逢秋雨积,小晴欣见暮山苍。


云迷巴国行来远,江涨吴田别后荒。

把耒空山学治生,雪寒人静始归城。


倏惊江槛新梅色,犹记春梁乳燕声。


过眼岁华添老鬓,闭门交态任浮情。

蓟北惊寒食,淹留几自嗟。


春风来燕子,落日在桃花。


丘陇行边泪,江湖梦里家。

十千夜醉新丰酒,逆旅何人识马周?


孤枕梦回灯晕冷,六街尘净雨声收。


西风不断吹黄叶,残月犹看挂小楼。


转眼炎凉无限恨,匣中雄剑欲鸣秋。

莽莽平芜天尽头,凉风驱雁岁将周。


前程敢望东流返,往事多随夕照收。


霜鬓对花羞侧帽,酒杯邀月强登楼。

梦绕家山旧菊丛,芭蕉叶叶又秋风。


闲愁一夜深如海,只在空阶雨滴中。

乌焰才沈桂魄生,霜阶拥褐暂吟行。


闲思江市白醪满,静忆僧窗绿绮横。


尘土自怜长失计,云帆尤觉有归情。

阶前月色与蛩声,阶上愁人坐复行。


秦谷入霜空有梦,越山无计可归耕。


穷途若遣长堪恸,华发无因肯晚生。

一星残烛照离堂,失计游心归渺茫。


不自寻思无道路,为谁辛苦竞时光。


九衢春色休回首,半夜溪声正梦乡。

几年栖旅寄西秦,不识花枝醉过春。


短艇闲思五湖浪,羸蹄愁伴九衢尘。


关河风雨迷归梦,钟鼓朝昏老此身。

客计年来尚卜居,楚江渔父意何如。


茂陵肺病长卿赋,汉帝心知贾谊书。


天地一身惟报主,烽烟双眼正愁予。

远塞风高暮角哀,浮云终日去燕台。


百年骏骨逢时晚,十月鸿书隔岁来。


锦水即从巫峡出,青山定向剑门开。

燕越关山万里馀,乡园归梦几宵虚。


夜闻回雁纷纷急,应有南来一纸书。

竹日幽幽暮,松云靡靡阴。


寒蟹多傍水,夕鸟未归林。


岸势冲烟断,江流带雪深。

白露先时下,莎鸡乘夕鸣。


郊原芳意敛,门馆蚤凉生。


塞雁思南向,闺人念北征。

如何为客泪,一一逐啼乌。


闾久无人倚,庭空仗弟趋。


寄书劳楚驿,得梦语奚奴。

中原孤骑走。
又黯黯斜阳,那边亭堠。
断鸦选树,人空在、蓟北关河回首。

春来归计尚茫然,往事知非莫问天。


九牧勤王谁误国,千门受箭悔开边。


立朝不得当言路,在野无从自行田。

迢迢江汉路,秋色又堪惊。


半夜闻鸿雁,多年别弟兄。


高风云影断,微雨菊花明。

西风吹旅梦,夜夜度江飞。


鬓飒先霜落,乡遥后雁归。


年华嗟又变,书札去仍违。

客梦家千里,乡心柳万条。


片云遮海峤,一雨送江潮。


恋阙绨袍在,怀人尺素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