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乞竹多烦问讯,栽花每费平章。


亦自开成三径,相过惜少求羊。

地僻炎天不暑,心空小阁常宽。


隐几山当睥睨,钩帘月上阑干。

槛外千山过雨,阶前独树含风。


座对山光晓暮,床随树影西东。

鸟鸣时雨霁,微物亦欣然。


江山空有待,物色为谁妍。


傍树安鱼钓,开窗理蠹编。

浩浩东风起,微茫晓日寒。


老翁鸠社米,稚子送春盘。


齿痛常妨饮,花开竟懒看。

今年六十八,白发奈渠何。


风雨连朝夕,烟霞深薜萝。


交游天上远,人事眼前多。

春兴浑无赖,诗篇亦漫吟。


老来安散逸,年少忆登临。


碧草萋萋发,浮云忽忽阴。

果腹竟何事,萧然曳屐行。


闲共白云往,步寻流水声。


墟烟凝雨重,耕犊负犁轻。

幔卷同云,平皋木介霜威肃。
柳条吹秃,犹映晴淮绿。
道德微言,为目宁为腹,堪三复,他年空谷,活火煨黄独。
衰草重冈,雁灯吹灭诸陵火。
谁家菊朵,开近扶风左。
无限悲秋,难觅江淮舵。
沙暖蒲香,凤池涨绿晴波皱。
搓黄御柳,三月春方透。
小径闲吟,碧鲜生鸳甃。
禾黍风清,乱山高下供凭吊。
龙吟虎啸,绛灌由屠豹。
转眼兴亡,陵阙余残烧,谁能料,汉家遗庙,明月依然照。
莲褪红衣,回塘雨盖藏鸂鶒。
柳丝嫌直,故倩莺来织。
蒲戟青稠,点缀清溪色。
记得黄昏,眉梢微见红潮印。
夜深低问,酿作分离恨。
翻悔当初,合了鸳鸯枕。
苦是春阴,桃花半落江村暮。
垂杨千树,缥缈渔船渡。
青满田畴,难认牛羊路。
长昼方炎,画梁归喘寻泥燕。
桔槔声断,露稻幽香遍。
倚树当风,欲比闲云倦。
庭草初齐巷柳斜,暖风晴旭野人家。
山中梦破寻蕉鹿,杯里弓疑避酒蛇。
棋局交情空点检,机关世道重吁嗟。
谁家横笛倚楼吹,门巷春深草木知。
世态浮云多感慨,村翁杯酒共襟期。
心闲肯厌谋生拙,性懒从教见事迟。
独倚小明窗。
垂帘纳晚凉。
爱桐阴、一片斜阳。
夹陇凉云刈麦天,沙堤凫母养儿眠。
田家女子辛勤惯,昼出锄禾夜纺绵。
豢鸭童归又饭牛,菜花拗出短篱幽。
几天积雨沾新泥,苔径深林鹑鸟啼。
野水石梁初涨满,半江萍影绿东西。
榕阴叠叠竹萧萧,出水秧针绿意饶。
几簇人声喧渡口,半江夕照卖鱼苗。
踏踏歌来世路浮,故乡迢递去还留。
青山恋我惟觚颖,白日骄人一杖头。
鸡犬数家浑是旧,池塘半亩不成秋。
风摇蔹蔓响高檐,装裹残书手自签。
凤管玉楼邀素月,碧筒深树遣朱炎。
东皋过雨施长屐,南亩逢秋试短镰。
巴川日夜苦离愁,乞得归来宿愿酬。
遍插园蔬防旧客,豫栽篱菊待清秋。
池亭坐爱青田鹤,郊牧行牵宁戚牛。
小筑违尘市,西畴旧草堂。
谁言林未密,惟爱日初长。
宿雨低江柳,晴云上海棠。
冉冉年华去,迟迟春日来。
倦游宜闭户,晏起怯登台。
雨至催鸠妇,风轻出雉媒。
幽栖屏迹小村中,风景依稀柳市同。
蔬圃秋声瓜架雨,草桥野色藕池风。
喧阗腰鼓迎田祖,酩酊肩衣散社翁。
今古纷纭未易评,松间石上暂移情。
驱愁任我排棋阵,破恨同人共酒兵。
新法已经残海内,清谈自是误苍生。
荒村记树老破篱斜,就里炊烟住几家。
一夜西风凉过雨,朝来开遍豆棚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