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春光先已到谁家,风里钗头小燕斜。


只有幽人了无事,卧看疏雨湿梅花。

先自逢春老倍伤,两檐疏雨更淋浪。


眼前无复新幡胜,只有寒菹照庾郎。

满天云物正垂垂,何处青春欲到时。


花信未从风里得,丰年先自雨中知。

细雨愁云特地晴,重来水秀复山明。


江风吹面沧波动,岚气侵衣翠润生。


南浦落帆催画角,丽谯残照满双旌。

客有谁持酒,花犹解过墙。


西风吹画幕,细雨湿红妆。


此地当愁眼,回头隔异乡。

此雨送残月,阴云隐有雷。


草虽宜湿长,花亦要晴开。


沟漫鱼争上,泥深马忌来。

暝色复已夕,雨声全未疏。


掩关颇嗜卧,篝灯空照书。


点滴闻瓦沟,决溜鸣阶渠。

小雨翻锄土带沙,戎葵罂粟送诗家。


敢争天上中秋月,且种人间隔岁花。


小稔米今犹未贱,固穷酒可不须赊。

积雨不可出,五日无盐醯。


纵复有雨具,出门将告谁。


兹辰复何辰,明窗漏晴曦。

天怜野老饥,初不待人祈。


雷与奔腾骤,烟兼映带微。


已拚泥弊屣,更喜滴单衣。

昨夕星初见,兹晨雾亦披。


徯闻平贼报,先赋喜晴诗。


□□犹如旧,新蝉未觉迟。

端许忧差减,宁容病寖侵。

添兵薅草寇,垂早降梅霖。

寨破山无险,田高水亦深。

门外葵花一丈高,讵期端午更绵袍。


佩符岂有玉刚卯,挑药久无金错刀。


人老形骸宜瘦劣,时危心肺倍焦劳。

天然大青绿,画稿芟荒寒。


我来春雨中,白云正未闲。


连环锁碧流,上扃白玉关。

一春花事今宵了。
点检落红都已少。
阿谁追路问东君,只有青青河畔草。

竹径深深,流云晓度罗帏静。
雨丝几阵。
满地桐花冷。

吹面风多冷意酣,潇潇寒雨滴重檐。


宵来一醉长安市,竟夕相思大海南。


遍插茱萸偏我少,无端萍梗为谁淹?


故山岁岁登高去,蟹熟垆香酒压担。

朱雀门前花草空,明驼尽载景阳宫。


六朝春色龙沙去,一片江南雁塞同。

春去风花飞更狂,马蹄无主踏残香。


丝丝最恨河边柳,日夕牵愁短复长。

二陵寒食雨连天,禾黍荒凉复几年。


愁绝江南空骋望,君臣犹隔九疑烟。

高台一上一含悲,况复清明上巳时。


多谢朝烟兼暮雨,不令人见蒋山姿。

烟云霏霏碧草齐,断肠春在孝陵西。


松楸折尽寒山露,无处堪容杜宇啼。

茱萸房重雨霏微,去国逢秋此恨稀。


目极暂登台上望,心遥长向梦中归。


荼蘼路远愁霜早,兄弟乡遥羡雁飞。

野出西垣步步迟,秋光如水雨如丝。


铜龙楼下逢闲客,红药阶前访旧知。


乱点乍滋承露处,碎声因想滴蓬时。

那得工夫作往还,一犁取日破荒湾。


春今又绿山中草,酒不能朱镜里颜。


六十只馀三岁在,百年亦是霎时间。

天公不吝常时月,每到中秋苦作难。

云泥隔断拜年人,天自怜予老病身。


荠菜共挑元日雨,梅花未放去年春。


风烟不尽惟吾老,造化无他只此仁。

年登敛牲钱,日吉视牢筴。


烹庖香满村,未觉膰脤窄。


馂馀裹青蒻,篱落笑言哑。

春风泼醅瓮,夜雨鸣糟床。


相呼荐蠲洁,洗盏方敢尝。


不辞酩酊红,所愿䆉稏黄。

鼕鼕枌榆社,坎坎桑竹野。


初非有均度,意欲薄豳雅。


侯家按新声,视此宁勿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