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狼莽豕突尚郊畿,道路传闻互是非。
原野萧条邮骑少,庙堂镇静羽书稀。
貔貅猛已吞铜马,冰雪寒应透铁衣。
吹面微和换朔风,九天阊阖敞曈昽。
阳回七日春占复,雪满群山岁兆丰。
早卜黄图烽焰息,旋看碧宇曙光融。
沙鸟寒禽对水涯,茅亭古屋共横斜。
他年买宅成高隐,只傍孤山处士家。
几度春愁几寂寥,今年花事绝娇娆。
吟肠剩欲相料理,风雪骑驴忆灞桥。
尺五城南韦杜庄,紫薇红药碧筼筜。
就中别有萧疏意,一院梅花间白杨。
一江晴暖涨红潮,遥望芦滩雪已消。
正是鳜鱼初上候,钓船齐泊梦花桥。
细雨霏微洒路尘,客怀镇日对松筠。
少年哀乐难为别,乱世科名不救贫。
草色绿回江渚暖,溪声喧带石滩春。
细雨微风漾柳丝,不知春到几多时。
窥帘燕子殷勤甚,衔得花泥入砚池。
春光太早。
乳燕雕梁绕。
枝上莺声又巧,柳学纤腰如袅。
吴侬不唾西湖水,爱此渟泓三十里。
东风吹船向天上,凫雁迎人飞欲起。
两堤如带横弯弯,十二画桥连玦环。
城中尘坌林亭远,知得春风何日来。
城外地宽松石好,乞闻春色过年回。
竹枝宜静应分洗,果树嫌繁更擘栽。
百里桑麻雨露同,溪山无地不春风。
东风若问春来处,尽在门前桃李中。
青春无语到天涯,百舌枝头漫自夸。
红破轻寒入桃萼,香和宿雨落梅花。
风吹杖屦千山晚,水照林塘两鬓华。
轻黄未染柳梢匀,连日溪风卷塞尘。
乍暖乍寒花信晚,相呼相应鸟声频。
少勤漫挟经纶策,老懒空馀病患身。
穹石丹崖出,攒峰万壑回。
古苔阴洞寂,新雨绿波开。
渡绝移丛筱,飞春泛落梅。
寒风淅沥鸣枯苇,小鸭睡残犹未起。
更教细雨结轻寒,坐听萧萧打窗纸。
石盆养蒲已抽翠,雕斛栽花先弄紫。
洪钧转处,都在薰陶内。
瑞世得奇才,赞化工,协调和气。
雄词健笔,谈笑斡千钧,馀闲手,尹王畿,治行称尤异。
不知何处碧云乡,冉冉平生可断肠。
怪底乾坤惟梦短,老来岁月更心长。
城头急鼓千家怨,江上残梅一水香。
静里心常觉,尘中人岂知。
柴门独掩后,春草复生时。
泽国为渔晚,江湖好道迟。
此地寓来僻,清渠正绕庐。
数畦聊学圃,一径不容车。
图列壁间岫,书翻几上鱼。
春迟今岁因逢闰,独往寻春春望赊。
日午阴崖初散雪,夜深微雨乍催花。
星桥已见收灯市,山郭频闻觅酒家。
每爱春来便浩歌,芳心其奈异乡何。
数茎短发闲中理,三载长安梦里过。
寒谷暖回梅影瘦,霜台春静鸟声和。
春来生怕恼吟魂,不待春来便出村。
诗骨瘦来山并耸,酒肠宽去海都吞。
板桥晴雪梅花路,茅店东风竹叶尊。
山舍雨馀好,溪深万竹齐。
客同春日出,鸟向谷风啼。
澹泊云无着,崎岖路欲迷。
云起松洋路,吾庐蹴水开。
故人嫌俗缚,双骑出城来。
春昼散微雨,邻家多早梅。
花草迎春意已娇,霢如膏雨复连朝。
昏云暗雾饶慵困,疏李残梅共寂寥。
赖有河阳游约近,能令圃泽睡魔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