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深林蝉声咽残雨,又尔微炎起亭午。


章泉幽流雨风寒,安得从之臂不羽。


江南田薄多旱苦,冥鸿孤高畏罗罟。

山翁包题抵书信,盥掌剥封乃茶茗。


更看健句团笔阵,得之足以忘食寝。


清风两腋何敢辜,常日诸人当聚饮。

庵院谁人车马来,草生泥路石生苔。


冢边只有千章木,山外宁无一点埃。


先友到时多感慨,孤儿知后转悲摧。

西风邂逅清扬婉,三叹章泉满纸诗。


取友此时宜自信,决科他日未为迟。


贤关礼乐当深考,世路风波不用知。

岁晚溪南见旧游,归舆常恨莫能留。


不堪别去人还远,犹幸诗来路匪修。


野外梅生花气动,门前冰拆水声流。

北客相从能几家,故庐谁复话京华。


君因父母思仍赋,我亦姻㜕怅不哗。


竹院风烟元有地,玉溪人物岂无涯。

遥遥石鼓是衡阳,想见山长水更长。


世道只知天广大,文章徒与日争光。


飘零交友难重数,偪塞闲愁懒寄将。

寒食同为异乡客,欲寻杯酒话花时。


岂无它可倾三盏,那有闲能把一枝。


衮衮市朝徒势隔,荒荒湖海付心知。

三年寒食在天涯,老觉心情不为花。


细雨随风初语燕,乱云藏日欲归鸦。


无才圣世空狂望,有命王城莫苦嗟。

岁岁春深上冢时,担头挑酒纸钱垂。


横铺嫩草松间出,乱点繁花水面吹。


扶幼不知今潦倒,悼亡应叹昔追随。

风雨空山可奈何,门前寒港水增波。


君多亲戚定欢宴,我乏从游徒浩歌。


岁晚一身知又老,年来三友仅相过。

竹窗寒夜雪宜听,涧道柴荆晓更扃。


那得拥炉倾白堕,且为数息问黄宁。


舆篮兴可知人胜,落纸诗尤见德馨。

长日怀贤只坐驰,炎凉谁与世推移。


贫生梦枕槐柯蚁,笑杀仙巢莲叶龟。


萧瑟两峰吟和处,辛勤千里寄来时。

山净泉甘草树香,书楹茶具酒壶觞。


故家南渡衣冠少,前辈中原文献长。


朝野从先终较别,衰荣到底未须忙。

九十里山宽两程,白云随步不辜行。


石嵌塘水观鱼跃,土旷田塍放鹤鸣。


兄弟留连因共集,儿孙问劳笑相迎。

多病登台畏独醒,荒园蕊菊尚青青。


山中我友还新别,门外巾车亦始停。


老去年年无以醉,诗来字字信斯馨。

离群常恨不能佳,桂到秋深处处花。


幽讨既寻泉水矣,傍搜岂忘月轩耶。


翁留觞酌时煨栗,友为炉熏更作茶。

薄宦归来盍罢休,闲心终是爱吾州。


高名又喜为澄观,素隐何妨得卧游。


四海九州雕落尽,东邻西舍往来不。

仅得从容亦素期,意消心惬恨来迟。


相将里舍欢言酒,珍重家庭听说诗。


落佩倒冠非所籍,毁车杀马尚何思。

老觉浮生空地隔,时来犹幸得书题。


梦思百里身长遁,语别经年意转凄。


槐叶易风惊热恼,莲根少水厌涂泥。

何处逢人可共杯,老来空觉岁时催。


门前涂路无芳草,山里林园欲放梅。


残雪未消经小至,繁霜犹冻待春回。

病馀无绪可从容,健羡人能下上同。


秋冷芙蓉才弄日,晴烘岩桂又吹风。


枯荣车马留还去,喧寂壶觞散复空。

梅花开尽冬亦尽,雪后春来犹苦寒。


年事其谁无老境,时情徒自有儒冠。


林虚磴道归深谷,塘决沟流起素湍。

章丘死矣章泉老,经月何为不寄诗。


世事易教闲里过,古心难以众人知。


莫因开径思来往,只合深居叹别离。

重阳未见黄花发,满眼青山如故人。


且把长言索佳句,应搔短发任闲身。


篱边千载陶元亮,谷口今时郑子真。

金仙寺下章泉水,幽讨荒寻梦亦清。


半世奉祠非禄隐,穷年稽古只书生。


深居肯以它人重,懒出应于外物轻。

谁云遣兴莫过诗,诗到清愁只自知。


老去山林能几许,近来香火复奚为。


随身作务何须较,脱手成文不费辞。

薄寒中人秋气清,山能高绝水能平。


独怜佳节迫吹帽,谁可东篱嗅落英。


尽道诗家有昌甫,每逢胜处说渊明。

稿不随时废,诗须以稿传。


老身犹在涧,旧话只章泉。


箨笋看成竹,藕荷将出莲。

清时朝迹后,休道不知津。


城市谁多客,山林自少人。


尽常开老眼,应甚惜闲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