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念旧情何及,逃虚理不还。


不因求介子,安识是何山。


公子何恩怨,羁臣自险艰。

寒食应无见,携樽炙更燔。


墦间迷旧陌,陌上乞吾墦。


麟卧新华表,鸦啼古墓门。

寒食古来同,乡关隔万重。


天涯俱是恨,马上又相逢。


雨雪皋兰道,弓刀苜蓿峰。

风雨待晴难,人间熟食盘。


从来天色少,偏向暮春寒。


宫女斜偏冷,家人火自钻。

寒食掩柴荆,春郊无意行。


极知三日近,并觉四邻清。


绿暗鸦衔纸,晴明笛卖饧。

寒食谁家烛,红香蜡更鲜。


晶荧侯邸盛,日暮汉宫传。


永巷花同闭,长门柳又眠。

风雨暗绵田,春愁百五天。


故人成故俗,新火起新烟。


自用青枫后,何如墨突前。

此处少人迹,禅房深客心。

殿廊常寂寂,花木自深深。

面壁看红影,蒲团对绿阴。

棋声何处起,满院寂无哗。


门闭鸡鸣午,庭空蝶绕花。


静中时落子,高处欲惊鸦。

花外愁如海,持觞为扫林。


犹深犹可惜,更落更难禁。


片片春将尽,三三径莫寻。

绿沈空院雨,依约旧谁家。


已废惟芳草,尤深是落花。


阴阴迷燕垒,籍籍失蜂衙。

花落秦虞兮,纷纷东复西。


举头无霁日,满地是香泥。


红雨愁如海,絮风飘上堤。

春去如流水,落花忙又忙。


晴泥空满眼,陈迹尚馀香。


无计留枝上,愁人香路旁。

寒食娱清夜,飞红已满城。


日悬春又暮,月是雨中明。


汉苑传新烛,鄜州忆故京。

绝域魂堪断,风烟不可遮。


至今疑梦事,举目改春华。


此处吾为客,何言国与家。

绝域何堪久,悠悠日又斜。


未能辞客况,更自改春华。


故国三千里,荒春八九家。

何苦怀芳草,无情绿又新。


年年生古道,步步是青春。


愁碧连分袂,飞红堕舞茵。

步出浣花溪,儿童识杖藜。


逝将随晚景,独自入春泥。


九节闲堪爱,百钱相与携。

世事欢娱梦,芳心老未灰。


每常须起早,岂独为春来。


自与韶光约,长应倒载回。

柳外澹烟光,芊绵去路长。


风花随世界,春水漫池塘。


手种青青许,堤回曲曲香。

扰扰课生涯,蜂脾若似家。


看来须上蕊,餐尽眼前花。


百卉如修贡,千门总酿葩。

拍堤春水蘸垂杨,水流花片香。


弄花噆柳小鸳鸯,一双随一双。


帘半卷,露新妆,春衫是柳黄。

春水满江南,三月多芳草。
幽鸟衔将远恨来,一一都啼了。


不学鸳鸯老。

薄日蒸云光影碎。
白霭蒙蒙,罩住春山睡。
一树梨花轻雾里,玉山斜倚冰绡醉。

东风亭午摆垂杨,丝丝日日长。
吹落梅花无数,不解惜幽香。


落霞紫,暮烟黄,送斜阳。

一尺过江山,万点长淮树。
石上水潺潺,流入青溪去。


六月北风寒,落叶无朝暮。

香暖合欢襦,花落双文枕。
娇鸟出房栊,人在梧桐井。


小院赌红牙,输却蒲桃锦。

青琐隔红墙,撇下韩嫣弹。
花底玉聪嘶,立在垂杨岸。


纤指弄东风,飞出银筝雁。

杨柳弄柔黄。
缕缕纤长。
海棠风醉艳红妆。

阳春百物向荣时,况复郊原雨露滋。


黍绿禾青麻翳垄,桃红李白杏交枝。


游蜂舞蝶纷纷戏,乳燕鸣鸠处处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