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笋舆坐啸足萧闲,曲径纡回水一湾。
绿野催耕新贺雨,白云作海欲沈山。
地饶丘壑能留赏,春满莺花为解颜。
高原钟后见晨曦,水外残鸡尚喔咿。
槐影半村烟绽处,禾香一片露晞时。
才穿云过扪衣润,欲觅诗行任马迟。
鼍洞猿窝别未遑,寻云西去独回翔。
羁禽飞尽岩花静,野鹿衔余涧草香。
十日人偏三度过,千峰雨促一舆忙。
晓日穿云起,晴烟带雨收。
霜清黄叶落,水浅白鱼游。
客里经三伏,愁中度一秋。
晓起催残梦,窗灯火半明。
鞭丝调马疾,襆被压舟轻。
澹月落孤影,荒鸡唱一声。
秋苇飐明瑟,动与晨光摇。
乍见林表山,未及前帆高。
荒滩望无垠,静待风来潮。
古井烟飞玉带环,西风送我过淮关。
江南此去无他事,先看青青万垒山。
马疲愁跋涉,客病却登临。
细路盘危石,空山响怪禽。
感羸频握臂,守默只斋心。
茅店闻鸡梦不成,起寻残月独长征。
霜栖白草秋无色,沙走黄河夜有声。
雨雪关山双鬓短,风涛宦海一身轻。
未晓舟师起,鸣榔枕上闻。
岸风吹淅沥,川日散氤氲。
野水多于地,江帆半入云。
客路警残梦,离情赴早行。
镫光欺晓色,人语壮鸡声。
云气日初动,麦苗风更清。
残笛鸠兹路,银河耿未收。
江帆凉近月,夜水白沈楼。
树出天门晓,潮生海国秋。
乌鸦喧远林,晓柝山城歇。
行人出树杪,笠影带残月。
微茫驿西树,明灭岩际雪。
赵瑟秦声一梦中,会盟台畔五更风。
云衔晓日如新月,涧满朝霞饮断虹。
营窟门犹分上下,回坡路不辨西东。
午夜星轺发,清霜结绶花。
有田皆斥卤,无地可桑麻。
马饮长城窟,人吹芦叶笳。
一舸凌江去,江潮汇百蛮。
初阳争晓树,宿雾失青山。
风到帆欹侧,天空鸟往还。
起逐群乌出近关,岳池杨柳尚堪攀。
晓烟晴日蒙蒙树,远水平田澹澹山。
岁稔每闻人语好,途长翻觉客心闲。
驿尘闺梦不分明,上马闻鸡尽四更。
今夜玉娘湖畔月,冷吟愁绝玉溪生。
郎当郎当听铃驮,前者唱于后者和。
出门晓月白涨天,片片霜华如雪大。
敝裘一领薄于纸,有似窗楞风刮破。
晓行残月在,杨柳数家村。
远客怀乡邑,孤舟漾梦魂。
曰归仍泛梗,所适定谁门。
晓发嘉兴府,人家门未开。
闸关船侧过,水涨堰平推。
浓绿暗官柳,肥红绽野梅。
万松参岭路,千亩动春耕。
不复红鹅下,空馀碧涧横。
佛扃穿缥缈,仙驭锁峥嵘。
戈有重英剑有房,马蹄南入荔枝乡。
无端画角声中月,偏照征人鬓上霜。
春水动微茫,帆前即异乡。
鸡声残月堕,人语隔寒塘。
飞轩窅洞碧,溪口寒流深。
溪南一峰峻,众壑波上阴。
杉松乱天影,水月乃余心。
天风催晓发,客路喜闻鸡。
帆影看云见,滩声听雨迷。
赣江庾岭北,汀树晚潮西。
厉涧越南岑,拂雾趋东土。
宿处惟苍烟,遥天径如缕。
林光曙鸟散,海气寒云聚。
节序三春半,风尘一客来。
雨藏巴国树,云暗岳城台。
雪浪翻犹没,林花湿更开。
残月犹悬夜,开帆风若何。
鸣鸡催晓色,舟子起吴歌。
一曲清江上,三春别兴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