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飞云憩松梢,倚松觅诗句。


沉吟不成章,白云亦飞去。

高住青峰不计层,闭门危坐绝交朋。


竹声欲断微闻雨,村色初昏远见灯。


宿鸟并枝闲寂寂,归云度壑慢腾腾。

春雪弄微阴,晚色连细雨。


皂角芽已长,瑞香花欲吐。


虽寒亦料峭,稍霁即和煦。

展簟当檐卧,微风送晚凉。


云移自徐疾,蕉舞更低昂。


结网蛛萦足,归巢鸟乱行。

骤雨行荷叶,嘈嘈如语言。


高斋正薄暮,宴坐不知喧。


极静开心地,新凉入鬓根。

林蝉动微暑,风影摇东轩。


山近郁巃嵷,涧长泻潺湲。


闭关诵古书,时时一逢原。

谁为喧卑莫赋诗,几年山涧久安之。


区区守禄才糊口,尽觉肥甘盛一时。

死去亦闲事,奈兹朝暮寒。
菊残秋色苦,僧老梵声乾。
遇物皆心碎,无天好眼看。
古寺山重掩,平田县对门。
鹧鸪藏白昼,蟋蟀破黄昏。
贝贾多通市,藷偷每近村。
吏退公门静,萧然似宴居。
秋声来簟枕,晚色被庭除。
仄径窥栖鸟,荒池听跃鱼。
浮图寒耸碧崔嵬,烟雨冥蒙晚不开。
深殿已灯门欲闭,松头巢鹤未归来。
多景栖红树,秋风落白云。
捕鱼频得隽,惊鹭不成群。
残照离离带远林,秋园晚色豁尘襟。
玉栏风细梧桐落,石窦烟涵蟋蟀吟。
题句恨无堪刻竹,归巢喜有倦飞禽。
独倚阑干眺夕晖,山城秋色正依稀。
蝉声不定风枝袅,虹影初残雨意微。
看去墨云双鸟没,听来紫塞一鸿归。
薄暮快披襟,风蝉断续吟。
树交阴涧冷,云拥晚山深。
好月临幽壑,流泉响隔林。
南堤直而崇,西岸洼以折。
中流千片帆,水日相映白。
翩翻孤鸢逝,迢递高树没。
漫说心如箭,其如棹泊迟。
人喧上滩处,鸥避下帆时。
路转山犹见,钟鸣寺始知。
月破竹梢烟,阶除叠玉钱。
虫声依户冷,镫火向人煎。
心静书多味,霜清菊正妍。
雕栏品亚倦馀凭,爱绘青春藻思仍。
小苑杏花三月雨,高楼藜火十年镫。
闲情已入无何有,好句常来得未曾。
是处牛羊下,喧哗走牧童。
霁烟拖淡碧,夕照殒残红。
老鬓日添雪,衰躯晚怕风。
野兴遂幽讨,独行河水湄。
平原忽空旷,蝉声在高枝。
翻尽残书已落晖,樵歌引我出柴扉。
江横露气吞渔艇,风挟秋声动羽衣。
沙草荒凉黄犊卧,渚花萧瑟白鸥飞。
万井皆秋色,千岩尽落晖。
谷喧邻牧散,溪响夕渔归。
初月悬枫岸,余霞恋竹扉。
白日下平野,长风起层波。
美人不可见,消息今如何。
愁边草木歇,梦里关山多。
别业怀东墅,名山倚北岑。
川原澄夕霁,云水乱春阴。
看竹门从闭,迷花路转寻。
微吟循清流,长眺际遥缡。
山秋云气深,野晚日色浅。
危柯凉似振,时稼熟初偃。
稻凉吠蛤柳嘶蝉,最是江淮八月天。
三十六湖吟未尽,西风吹上打鱼船。
不知今夜云,定作何时雨。
龙形奋攫拿,虎势横吞吐。
咫尺青霭迷,騃童失步武。
襆被宿翠微,全身入画里。
或有山下人,貌我图成纸。
岚迷一镫炯,泉暗乱石齿。
模糊米南宫,空蒙苏玉局。
云岚变态新,烟雨画意足。
来作山中人,乃识山隐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