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百尺高台却暮寒,虎头城枕碧云端。
萦回二水苍龙合,流下前溪十八滩。
层楼高处望京畿,异服殊音职贡齐。
白象来经铜柱北,紫驼生系玉关西。
花含露萼知春浅,云度风林觉树低。
并马登临望九畿,层楼高处与天齐。
六朝胜概遗江左,三峡云山接瀼西。
纵饮绿醅寒力劲,醉歌金缕夕阳低。
一汀红蓼乱飞鸥,两岸芦花覆钓舟。
此景合教谁管领,水边人在夕阳楼。
侧迭石梁倾,高原邾子城。
幽泉花覆响,秘洞药长生。
秋草秦碑没,白云汉畤平。
霞月生西岭,秋云澹暮山。
鸟啼仙阁近,花落羽人闲。
白发非生事,黄金岂驻颜。
策马淮西路,飘飘作远游。
关山频击柝,疲病独登楼。
河绕龟峰出,天连泗水流。
玉殿云初合,金门日正酣。
风高疏冻雨,山远散寒岚。
病骨宁堪北,乡心日向南。
落日低沉阁,残霞倒浸江。
轻帆晴片片,归鸟暮双双。
酒兴随时发,诗魔未肯降。
江乡过雨晚萧疏,霜染枫林锦不如。
数里烟帆渔父棹,孤村水竹野人居。
樽携绿醑时浮蚁,囊解青钱欲买鱼。
向晚沧洲道,舟行落照边。
残霞寒映水,衰柳暮连天。
风静布帆卷,潮平锦缆牵。
侵星时鼓棹,毕景未收帆。
日落烟横浦,天高月挂岩。
多情新绿酒,落魄旧青衫。
坐深棋局散,落日已衔山。
鸦散浮云外,蝉鸣深树间。
客邀新月饮,渔趁暮涛还。
一路斜阳里,青山引客车。
幽花生涧曲,修竹绕村居。
天晚鸟飞倦,途穷马力徐。
雨洗尘氛尽,风高朔气侵。
凝眸时远眺,抱膝更长吟。
浩荡乾坤阔,淹留岁月深。
散帙倚东楼,川原一望收。
蝉鸣黄叶寺,凫下白蘋洲。
落日青山外,西风古渡头。
高阁凭虚起,重阑俯翠岑。
客来原有约,云出自无心。
黄叶凝秋思,青松碍日阴。
凉风天末起,湖上送归桡。
返照和烟暝,残虹带雨消。
孤村时吠犬,深树已鸣蜩。
山县萧条近水㘭,民风淳朴静呼詨。
荒村日落笛初歇,古寺月来钟乱敲。
聚草群哇喧鼓吹,栖林双鹊竞枝巢。
河流屈曲抱清湾,徙倚船窗望碧山。
塔在暮烟残照里,人居修竹茂林间。
沿堤绿柳开娇眼,夹岸红梅破醉颜。
白露滴秋水,寒星映碧天。
云深遥积翠,月皎远沈烟。
野景迎峰出,孤松枕石眠。
古塔亭亭插远天,晚霞如绮绕楼前。
东风吹暖刚新霁,已有人家放纸鸢。
涨水久已退,擎泥草扶疏。
平畴极我目,一来施犁锄。
九夏行过六,尚忧复污潴。
卧溪古木势蜿蜒,伫立斜阳旅思宽。
湍没岸痕知涨溢,风生水面觉清寒。
静容桃李敷浓荫,暖放凫鹥浴短翰。
薄暮登城暑气微,风含睥睨欲沾衣。
青山满目惭高隐,白发盈头爱落晖。
水带平芜双鸟下,云连远寺一僧归。
醉里摩挲望眼开,江天寥落暗风埃。
犹闻西府兵麾满,不见中原驿马来。
今日贾生须痛哭,当时祖逖是英才。
昔年吴越事并吞,留得青山只断魂。
落日正明渔浦渡,归鸦遥点范家村。
云分雨脚回沙溆,帆趁潮头出海门。
水神祠下晚维舟,闲倚穹碑诵《远游》。
西日射云明兽几,北风吹土集貂裘。
漳川近绕幽燕出,汶水分兼济漯流。
极目登高丘,秋高淮泗平。
淮泗东南流,故绕钟离城。
东京昔丧乱,英雄纷战争。
极目三边静,伤心万室空。
断山明落日,飞藿卷回风。
汉节无归使,夷歌有野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