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山云欲断未断,水鸟将飞不飞。
湖上浪喧风紧,鹿头艇子初归。
垂虹桥上闲立,三高祠前独吟。
昔日清风何在,五湖烟水沉沉。
凉风八月秋,独倚岳阳楼。
水自蚕丛国,山含鹦鹉洲。
过雁防湖阔,哀猿动客愁。
万里沧波带白沙,渔舟风起钓丝斜。
沧边秋色无人管,半属芦花半蓼花。
渭水东流落日西,咸阳秋色望中迷。
荒烟古渡人稀到,衰柳空城马自嘶。
霸业已消三月火,断碑犹载数行题。
金门画史小李徒,何年写此秋江图。
斜阳杳杳下林杪,隔岸几点青山孤。
时当深秋八九月,红叶似锦烟中铺。
春水绿迢迢,空江自落潮。
桥头两竿日,烟外酒旗飘。
公馀同上驿门楼,倚遍阑干纵远眸。
泰岳数峰天外起,黄河一带水东流。
舟横古岸人争渡,草合平原马未收。
江头二月草萋萋,吟倚东风望欲迷。
日落海门烟水暝,雨收江浦树云低。
潮头生自湄州北,山势来从禧水西。
积雨连旬朔,江村乐事稀。
忽闻金鼓震,争讶木龙飞。
雪浪滔天涌,旌旗向日挥。
十顷鱼鳞往复还,越城岚影照酡颜。
五年地熟儿时路,四面风扶片刻闲。
静体始知春有味,登临微怅日衔山。
绣馀闲步青苔院。
暖风微拂珠帘卷。
斜日下回廊。
绿树阴浓处处蝉,溪山如画晚晴天。
烹茶趺坐西岩上,闲看遥村起暮烟。
戍楼络绎似连营,入谷樵歌邪许声。
涧水倒悬林杪下,山云斜掠市檐行。
岩巅落木秋容瘦,溪上层峦夕照明。
峦嶂层层景不凡,探游有客履巉岩。
披图碧海窥无际,携句青天问亦堪。
咳唾峰头惊倒瀑,模糊云际辨归帆。
遥望长堤外,清波自浅深。
潮回沙渐隐,云暝日将沉。
渔火明孤屿,岩钟度远林。
远望生吟兴,山深景倍幽。
斜阳修竹外,疏柳板桥头。
港小舟成市,崖高屋比楼。
隐约钟声杂市声,又看斜日下重城。
人前恻恻无高论,江上悠悠入晚晴。
忧世但知来日在,倚楼真觉一身轻。
暮色青山尽,寒天旷野低。
霜催归雁北,人在夕阳西。
云水帆无际,樵渔路已迷。
柳丝丝外天涯路。
谩长是、朝朝暮暮。
玉龙哀曲难重度,怨入琵琶拨处。
眼中景物口中吟,秋后郊原信步临。
雨霁野阴摇暮霭,霜高老树抱冬心。
五峰晚髻含苍翠,一塔斜阳阅古今。
村炊敛暮烟,小立晚风前。
落照收残雨,凉云带远天。
山空秋漠漠,溪涨水涓涓。
星移物换千年事,虎踞龙蟠万雉城。
归巷乌衣秋缥缈,点州白鹭雪分明。
江分南北天为限,淮接东西地最平。
两年无事坐窗间,数尽西边不老山。
薄暮忽迷云与树,惊来乍见别峰峦。
日下崦嵫外,秋生沆砀间。
清江无限好,白马不胜闲。
雨过云收族,天空月上弯。
日落孤城叠鼓鼙,谁家山北复山西。
干戈满地愁相续,道路还乡望转迷。
风度生香花远近,雨团湿翠竹高低。
眼看淮海待澄清,骨满边城苦战争。
老大不堪思往事,饥寒久已厌吾生。
烟深薜荔栖乌急,风响蒹葭落雁鸣。
倚天楼阁贮金仙,层栋犹题赵宋年。
混一南方今宇宙,英雄百战旧山川。
鱼龙水落秋江外,刍牧人归夕照边。
倚杖残秋里,吟中四顾频。
西风天际雁,落日渡头人。
草色衰平野,山阴敛暮尘。
万仞芙蓉削汉青,偏舟遥望一峰晴。
岧峣孤屿开图画,缥渺群真列翠屏。
碧落影函高象纬,层霄倒插入沧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