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盈盈秋水恍银河,登泛时随八月槎。
织女支机君莫问,人间往事已蹉跎。
季子坡翁怀古间,松楸石窦水潺湲。
源源本本钟情处,家在泉南第几山。
山拥云屏似九疑,行人下马问洪祠。
鹧鸪声里琼台暮,黯淡千秋两地思。
烟波荡漾莫愁湖,人去台荒月影孤。
悔比嫦娥应记取,封侯较羿不如夫。
藕花洲上感飘蓬,依约残妆媚晚风。
何事轻盈还照步,西方生处水晶宫。
丈人家世本神仙,异代长生复此筵。
谷有紫芝供白鹿,身随玄鹤驾苍烟。
松关习静风尘稳,兰省传芳雨露偏。
何处山家景最幽,金城珠树印沧洲。
参差楼阁慈云合,掩映溪山法雨浮。
炎暑何能侵此地,清凉祇拟对新秋。
半亩松阴隐绿坡,青山云物昼峨峨。
春深雨露栽培厚,岁晚冰霜节操多。
不羡椿枝传添圃,长疑桂影拂银河。
阴风吹雪满杉山,清赏凭高出玉寰。
寒倚半空飞阁外,光摇百尺画阑间。
剡溪欲访饶清兴,梁苑分题判醉颜。
真人自昔本忘机,煮石餐霞事亦稀。
九转功成人已去,一丘丹灶是耶非。
参同何处订平叔,静定徐当叩子微。
仙女溪边汉使槎,秋光如练漾云霞。
蒹葭露冷鼋鼍稳,岛屿风惊雁骛斜。
兰桨夷犹烟水合,锦帆缥缈斗牛赊。
山中长夏自伊吾,令节俄传沼上蒲。
驻色仙标同药饵,轻身灵液谢藜扶。
已闻海屋增还算,更羡安期长道躯。
空门结约对菩提,出郭言旋日已西。
酒醒尚怜花似醉,歌停时听鸟分啼。
江山处处供吟藻,风月悠悠属品题。
步屧风林春事深,田家结社几相寻。
每从更老宣皇谕,稍罄江湖恋阙心。
帗舞观时分柘影,丛祠祭罢对枌阴。
高寮极目好烟波,昔日登临壮若何。
一粟苍茫天地小,万声飞射弩弓多。
北来浪影双行雁,东拥山痕数点螺。
稻鼓声中大有秋,农家争报早禾收。
平田日暖看罗雀,隔陇烟迷听叱牛。
多稼有如云一片,利镰敢比月双钩。
在山不浊出山清,突有甘泉半壁生。
珠喷千回如瀑布,帘悬一幅似磨晶。
何人画谱溪头写,费我茶经雨后评。
削壁危岩日已欹,岚光五采现离奇。
即多邃境猿能到,剩有迂途马不知。
人爱晚晴山外绮,天开妙景画中诗。
招招舟子咏邛须,更好溪山入画图。
野渡人来天未黑,绿杨马系日将晡。
一篙乱石流偏急,十里飞沙路已殊。
艨艟如蚁泊平沙,怪石崚嶒夹港汊。
日写一排帆作字,风吹五色浪生花。
鸭头高涌新潮至,鹢尾相衔夕照斜。
一角峰峦晓更青,凭江幻作虎头形。
荒祠苔印何人到,极浦潮回有客听。
骤雨挟同山鸟疾,狂风吹共海鱼腥。
茅舍如鳞别有村,扶藜人立夕阳墩。
鲸波渐荡舟能小,蜃市初开雾又屯。
生计不妨耕钓托,画图谁辨海山昏。
烟雨蒙蒙溪水头,长洲莫即是瀛洲。
凭君为拨群峰看,似有玲珑十二楼。
日照重檐紫翠高,飞泉百尺下奔涛。
我曾亲手探明玉,浣尽龙图与彩毫。
天上荷花天上开,不应吹落世间来。
秋风昨夜香如酒,帝遣天池作寿杯。
谁携彩笔上峰头,剡目擎天驾玉楼。
直把银河为墨海,洗开云雾写神州。
闻道天南浮石山,随波上下此其湾。
请看万里春涛势,自是神鳌带柱还。
秋水秋风秋渐匀,南台秋色日精神。
青天一夜开明月,照尽城中城外人。
城边河水碧如葱,城外扁舟晚渡风。
日落月来天在水,行人浑入镜光中。
晓日朦胧开紫清,万方如见帝心明。
凤凰合在朝阳下,岭上先传金鼓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