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还向潇湘觅旧群,月明清唳数声闻。
无栖莫比南飞鹊,冲破关山万里云。
纤月挂檐牙。
星斗横斜。
疏桐排影上窗纱。
船从京口渡,水向海门流。
岛屿一篝火,芙蓉三面楼。
潮随明月上,山入大江浮。
一径入昏霭,渺然吟思生。
楼台团远雾,镫火闪层城。
古月发新趣,幽悰落世情。
一片长江月,清光第几湾。
敲诗逢贾岛,饶舌识寒山。
树影凌波乱,云心出岫间。
呼吸直通天,星晨落眼前。
钟声随月度,铃韵抱风圆。
笔墨余生老,头颅故国缘。
月出江南好,山光浸碧流。
平生多古意,第一在高楼。
天远人何处,高怀我欲秋。
玉盘秋皎洁,烟消水定,十分澄澈。
万壑千峰,黛重螺浓如滴。
真个无边风月,全不费、青钱能得。
残月斜穿槅子明。
谁家乃作断肠声。
无端心绪最关情。
人静月轮高,月高人意消。
人邀月共语,人月两无聊。
江行舟不定,永夜睡频惊。
世乱诗书贱,时危骨肉轻。
云迷扬子渡,梦绕暨阳城。
仆夫催晓发,驰逐声辚辚。
出门不一里,已到沂水滨。
四鼓月未落,水面如铺银。
银蟾喜对宵如昼,夜凉寂静三更后。
素魄将移花影斜,清光已射窗纱透。
斗转银河碧汉流,牡丹带露弄轻柔。
玉壶满插梅梢瘦。
帘幕轻寒透。
从今春恨满天涯。
溪光清浅碎琼瑶,杨柳风柔酒渐消。
犹忆去年今夜月,照人同上水西桥。
湖光如鉴月如圭,月下湖中两桨飞。
鹤氅四垂冰骨爽,夜深疑自广寒归。
十二周流数,经行自不迟。
长圆非物理,暂晦亦天时。
人欲终宵玩,云残逐簇移。
底事更深睡不感,惜花爱月两关情。
黑甜一枕虽云美,未省人间有此清。
月色净加水,奈此清兴何。
谁人当领此,隔屋呼项佗。
驾言先我出,追随费经过。
渔笛吹清夜,芦花深处闻。
岸穷天拍水,山静月笼云。
蛩哽声声切,萤明个个分。
移舟烟水上,吹笛藕花前。
衣薄露如雨,杯空月在天。
素影俄飘沧海东,瑶台银阙望来空。
云移欲拭寒呵铙,弦紧疑将乍满弓。
醉倚疏屏犹怯喘,梦回孤榻忽生风。
如镜窥妆逗小楼,真珠帘外半痕收。
倒簪花影上人头。
品得秦筝初度曲,花前和露耍千秋。
空负芳楼约,愁逢江上春。
月华天外洁,花影浪中新。
讵是沉珠浦,将非濯锦津。
阴雨压春意,坐怯衣裳单。
骚经旧香草,想绿沅湘间。
云深翠凤杳,天阔苍虬寒。
蟾光如水浸清秋,防塞将军在戍楼。
千里无尘烽火寂,夜深犹起看旄头。
平湖万顷天无风,试上垂虹月满空。
豁目直穷烟障外,诸峰浑出有无中。
混同天地纤尘绝,倒影星辰万象雄。
茅柴白白两三杯,客里情怀旋旋开。
正喜江头风月好,却缘风月又愁来。
玉杵声中舞素娥,西风叶叶自婆娑。
一天清气无人管,惟有山楼树影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