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从军年少说成功,道逐楼船过海东。


几见蛮烟迷月黑,曾看猎火照波红。


椎牛已自空夷国,赐币还应出汉宫。

廿载津亭唱棹过,依然烟柳夹长河。


花源尚记来时路,鸿影空怜旧日歌。


人代三朝看过隙,生涯万事付流波。

四海平宁独乱离,转头巳是十年期。


兽蹄旁午侵城郭,燕垒纵横傍树枝。


远客归来前路失,遗民假息故城危。

兀坐一室中,荡荡天地宽。


坐看百世上,宛在瞬息间。


开眼无间隔,身如生羽翰。

清江浦上临清闸,箫鼓丛祠饱馂余。


几度会通桥上过,更无人说宋尚书。

渔舟何处泊,浅水荻花边。


风月全家乐,江湖到处田。


烹鱼邀贾客,乞火与邻船。

仙班无乃侍臣哀,龙去攀髯竟莫回。


谁复草书封泰岳,可堪遗诏惜轮台。


百年忽有河山变,万国重瞻日月开。

人间春色太无情,不管音容隔死生。


满地梨花坟上雨,一番零落又清明。

久雨防时歉,囊空米价腾。


子钱残岁急,官赋隔年徵。


薄劣明时弃,疏慵末俗憎。

馁虎横行甚,村氓骨半枯。


猛应凭伥鬼,威或假妖狐。


白昼常当道,清时敢负嵎。

传闻关白死,海气绝氛腥。


间谍防真伪,悲欢杂涕零。


王春回雨露,天怒息雷霆。

崖山峙海门,乃宋沉国所。


双龙如九渊,义士赴疆虏。


妻子驱先沦,焚香亦何补。

谩将八苦向人论,造物聊萧不敢言。


穷鬼昌黎今到骨,痛儿卜夏乍收魂。


杯棬岂识干时调,樗栎难酬养士恩。

数卷陈言逐字新,眼前君是赏音人。


家家椟玉谁知赝,处处描龙总忌真。


再舍肉鲸居易句,重捐金铸浪仙身。

占毕半生舌本强,编摩十载砚心凹。


赋归谁假乘风翼,叹老难煎黏日胶。


饱食大官真似鼠,厌逢俗客欲称猫。

佩犊风犹在,画龙迹已陈。


有情伤暴骨,无计起枯鳞。


饱食惭官吏,停车问窭人。

昔年飞舄处,此日倍酸辛。


白骨三家市,青燐一水滨。


异乡均苦乐,兄弟各风尘。

荒村鬼火烧枯树,照见一片伤心处。
古屋直西黑树林,暗风凄雨愁杀人。


堂上姑,堂下妇。

一落书生口,魂香不计年。


须眉元别驾,翻托李娘传。

一自辞亲返禁林,随人啼笑到如今。


三生白业施功浅,半世乌纱染俗深。


往事休污念佛口,新来初歇著书心。

燕市饶禅客,如君意最真。


幽闲泉石趣,清瘦雪山身。


一榻庭生藓,双趺席聚尘。

何缘贫病苦相侵,长日抛书卧竹林。


遂有二毛愁揽镜,只因八口重抽簪。


青山岂得兼朱绶,白发由来雕素心。

立马萧萧野水南,石梁茅屋暂停骖。


并游离合今馀几,此路驰驱已再三。


远岫郁葱晴露拥,空林萧飒晚风含。

晦翁心学在真知,知到真时圣可基。


数墨寻行却徒尔,天人相去只毫厘。

山前山色绕篱斜,惯看收租与焙茶。


寸策并无空许国,一年将尽倍思家。


䲭夷旧迹馀三泖,太白新题重九华。

年来闲却旧岩扃,僮仆应嫌鹊未灵。


二顷墨庄心已足,几人尘海梦初醒。


愁侵病骨须先白,春入天涯草更青。

吟须再见一茎霜,愁思应随一线长。


月色也从今夜减,酒怀争似少年狂。


海榴漫说偏多子,乔木谁怜隔异乡。

杏园风日早蜚英,花县功名合有成。


一雨慰民非偶尔,寸心忧国是平生。


帝闻美政酬褒典,人乐丰年起颂声。

斜日难回曙影曈,王心消歇霸心隆。


屈人包匦菁茅问,照眼牲盘歃血红。


万世纲常尊孔子,一时民物赖桓公。

供应纷纷接两京,舳舻千里敢争衡。


尚方味说东南美,敕使行兼日夜程。


进果谁陈加爵疏,献芹图得爱君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