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经营草舍得能难,甫及斜川八九间。
傍砌更移墙后竹,钩帘独盼雨馀山。
月投窗隙如相觅,云过檐端却复还。
弹压湖山有主人,我如鸿雁亦来宾。
连云岛屿参差见,过雨林塘取次新。
霜橘似夸千户富,雪梅欲放一枝春。
小亭偪仄仅容身,开宴添樽有主人。
爽垲何妨当九夏,芳菲可惜过三春。
休嗟芍药随风陨,待看葵花向日新。
我被儒冠误此身,公缘何事作流人。
琼葩乍折香胜雪,玉版初尝暖似春。
月桂他年应独折,琼林今日遂重新。
晋唐尺牍丹青古,老眼贪看眩欲花。
二使星临增倍价,一篇语妙属诗家。
当年宝閟藏书殿,留落宁知松漠见。
玉梯一蹴傍天阍,历历星图手可扪。
翠湿佛衣云漠漠,香凝僧幌雨昏昏。
曾轩下瞰三吴小,灵阜高齐五岳尊。
客来听履上云阶,百尺苍藤络断崖。
古井千年龙上卧,层邱一曲虎为侪。
乍惊河汉悬谈舌,便觉风云入壮怀。
尚见暗尘随驷马,忽惊飞电扰群龙。
玄云合沓涛头上,白雨浑酣乳面浓。
淡碧鳞鳞生晓涨,小红漠漠放春容。
覆雨翻云一霎中,雷鞭击柱起乖龙。
推愁正倚三杯酽,破睡那能一枕浓。
桑下持锄如许健,席间失箸若为容。
万炬红莲陆海中,车如流水马如龙。
九街画鼓春声满,百柁琼艘蜡味浓。
底事狂雷翻地轴,叵堪笑电破天容。
哀蝉已逐梦云空,锦字参差在眼中。
应似桃花贪结子,任教柳絮舞随风。
留春不住无樊子,隔水遥看有杜翁。
鲁阳之戈倚半空,谁能一却日再中。
惊回十二巫山雨,永隔三千弱水风。
廋语尚传黄绢妇,多情好在紫髯翁。
鸣呼二子遂如此,里闬凄凉谁与归。
生养死藏情永痛,霤号野哭涕徒挥。
久悲前辈存无几,今叹斯文事转非。
五年三到此,门径怪频移。
绝壁何年树,空廊异代碑。
微澜生古濑,浮翠拥修眉。
欲晴未晴还不雨,无日无风又无暑。
烟薄微笼四岸山,空翠却向湖中聚。
今日之游诚佳哉,湖山文字中衔杯。
把酒湖亭一笑逢,沿湖犹拥绿丛丛。
倒涵岚影晴烟紫,回射城阴夕照红。
愁绪不关歌舞外,交情却在别离中。
英雄仙去形骸薧,空有遗铭卧荒草。
谁将后事付平原,石刻长随天不老。
古来笔法多神逸,断碣尘埃谁复扫。
羁怀厌朝市,逸兴薄江山。
放杖嚣埃外,传觞紫翠间。
碧云犹未合,飞鸟已知还。
翰林忆昔咏孤芳,自合移根向玉堂。
贵客亲陪天女手,侍臣应带御炉香。
花前未许退之醉,江上空嗟子美狂。
谁为东君得意忙,尚留红药殿群芳。
脸霞得酒生朝晕,衣翠笼纱弄晚妆。
剩馥倚风来蝶翅,残膏和露到蜂房。
荣枯宠辱尽强名,老去无堪只自惊。
尤物端能乱人意,粗官安得有诗情。
暂凭竹杖聊相谑,敢对金樽略放行。
莫将好语趁时名,宝唾联篇得我惊。
酬唱蜂腰徒自苦,弃捐鹤膝太无情。
故人何止十年别,上座曾同千里行。
有人抱幽真,偏适林野趣。
要之等喧寂,乃是安心处。
汉人一经训,籯金云不如。
君家遗经意,不与汉人俱。
琼楼玉宇不胜秋,把酒临风味转优。
云雨自为朝暮变,歌诗不尽古今愁。
谁知明月天心到,却有佳宾水际留。
诸君总能诗,字字秉忠信。
联章辄惊人,我老终不近。
朝来试披读,花雨乱巾衽。
河势横斜带地形,碧油具旆昔常经。
驿名未改风尘黑,碑字犹存雨藓青。
荐福园林僧杳渺,撷芳洲渚妓娉婷。
沧江洗尽眼中埃,饱看江山句更裁。
风引前旌如挽去,山迎归棹欲飞来。
捐躯许国忧心在,袖手还家笑口开。
衣冠相望两卿家,列鼎当年办咄嗟。
后裔不应犹短褐,除书未怕失丹砂。
恩光漫欲沾宗族,品秩何劳问等差。
少室山中计已成,卧看朝市等蝇营。
对门山雪惟诗思,过眼秋云即宦情。
长恐搢绅嘲捷径,勿缘升斗诮虚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