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命拙仍多故,君来每慰情。
艰虞还俭岁,文字久寒盟。
又作家山别,宽为数月程。
友谊平生少,心期远近同。
略无时俗气,信有古人风。
几谏知吾子,忠言在若翁。
少年秋赋险横飞,晚去从军脱布衣。
只见乡评推孝行,岂知俗效在兵机。
黄云古渭边烽断,春草临洮战马肥。
洒落孤标第一流,笑谈倾座气横秋。
聊参机密东州幕,曾与风流玉局游。
听雨忽惊形梦寐,临风那肯更迟留。
夫君自是颖囊锥,何事翻为沧海遗。
造化小儿聊戏剧,山林大药岂无资。
得闲因病还应乐,信手挥毫却有诗。
四海今诗伯,才名许孰俦。
波澜掩颜谢,步骤到曹刘。
婉画参机幕,精忠动冕旒。
贾生流落处,寒日照山郭。
江湖行欲尽,客意正寂寞。
毂击逢蔡侯,旧交宛不若。
绝顶樵翁总是仙,花红草绿自年年。
琼楼玉宇成虚诞,盘石长松足醉眠。
小窦偏能施雨泽,深崖常恐出云烟。
侵晓同穿紫翠寒,轻云随步去仍还。
谁言滨海无多地,著得擎天有底山。
空阔望中愁目短,险巇历尽觉心顽。
十里松湖乘雁归,酒乡近处一惊飞。
颇闻水月中泉石,笑我年来杖履稀。
我愧非才敢赠言,告新今幸接英躔。
炎威满路千山去,和气流民百口传。
就捧丝纶天子命,到参帷幄主人贤。
幸陪双绝巘,偶念莽苍间。
野旱经时赤,行云尽日闲。
萧萧看脱木,悄悄对空山。
天上辞魁柄,拂衣岩石间。
乾坤双眼静,日月一身闲。
目极朝东水,心怀直北山。
画出离筵已怆神,那堪真别渭城春。
渭城柳色休相恼,西出阳关有故人。
坎止流行但信缘,峤南风景异山川。
偶因乘兴穿山腹,始悟壶中别有天。
爽垲虚明小洞天,巉岩垂乳类锋铦。
薰风习习来三面,夏雨萧萧欠一檐。
指顾群山劳应接,徘徊归骑纵观瞻。
栖遁云岩下,无人到此边。
阶庭穿蚓穴,窗户蠹蜗涎。
寂寞春将老,淹留月再弦。
区宇半荆棘,干戈犹未休。
屡空无计奈,多病不禁愁。
农具应须办,朝簪便合投。
当代青云士,皆言子独贤。
异时犹未遇,多难更堪怜。
妙契环中趣,饱参方外禅。
乘轺初至忆前秋,岂意持麾尚此留。
立屋得僧成宴喜,游山如谢欠风流。
劝酬同把菊花盏,来往自操莲叶舟。
绿野年来喜有秋,行春到处小淹留。
朝阳亭上初披雾,水月岩中更枕流。
竹径不容周俗驾,桃蹊还泊晋渔舟。
山路入云烟,精蓝沧海边。
崖沙留虎迹,石壁曳蛟涎。
猿啸千山寂,鸟惊半月弦。
地僻春将半,僧房客暂休。
连山花雾暗,半岭竹云愁。
将士戈犹枕,书生笔屡投。
避地意何适,同时得二贤。
才名谁敢并,萧散或堪怜。
浊酒宁非道,枯藤自会禅。
豆红米白间青蔬,仿佛来从香积厨。
异日大官还饱饫,不应忘却在芜蒌。
明月杖头挂,啸歌沧海边。
自闻狮子吼,尽吐野狐涎。
酒兴如流水,诗情似直弦。
五星不循轨,征战未应休。
妇叹怀空室,鹤鸣增旧愁。
刘公三见顾,诸葛万机投。
狎鸥东海上,结友竹林贤。
国难知谁救,途穷只自怜。
空花迷眼界,秋月契心禅。
乃公振旅来,河湟新奏捷。
诗礼壮斋坛,荆州初妥帖。
王郎赋缁衣,旦暮刷燕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