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终日吟天风,有时天籁止。


问渠何旨意,恐落凡人耳。

潋滟晴光一镜宽,汉宫罗绮画中看。


风摇翠盖凌波出,雾洗红妆映日寒。


太液池边香自绕,若耶溪上采应残。

峭壁层崖万仞开,离离松色隐崔嵬。


云排铁干苍龙舞,月满瑶枝白鹤来。


几夜秋涛翻客枕,半林寒影挂仙台。

千仞峰头一谪仙,何时种玉已成田?


开经犹在松阴里,读到南华第几篇。

匡山回望翠成林,春色分明此地深。
雨露独承千载润,冰霜不异一生心。
高标仿佛丹梯外,佳气氤氲碧涧浔。
初闻百梁村,拔自天池井。
今知万松冈,一夕趋北岭。
顾兹挟山威,何心罔知警。
君爱山间十八公,俨然风操出樊笼。
四时已占青青色,更有松黄胜万红。
高岗立万松,晨夕鸣天风。
法法如是说,应不负山翁。
翠云深处曳枯筇,插碧堂堂十八公。
全似华阳隐君子,挂冠归去听松风。
浩亹关外墨松岭,驻马林边风日清。
野树连阴消暑气,岩泉度响作秋声。
石门险峻真堪戍,土壤膏腴足可耕。
百尺长松带碧萝,杜溪深锁蒋洋坡。
一堂来作群山主,四牖分盛好景多。
书卷不须扃户读,诗翁频许杖藜过。
揽胜对高春,衔杯俯万松。
人疑乘凤舞,亭似藉云封。
湖海当檐尽,山林引兴浓。
涧底流波石有声,岭边松向碧空鸣。
山云忽露法身净,花雨乍来尘想清。
径路辟时开梵寺,峰峦环处列严城。
佛屋三间破冷开,半通云气半苍苔。
行人莫问僧年纪,岭上乔松是手栽。
散发长林下,松风入太清。
空山容暮色,落叶起秋声。
世险江天窄,云深草木平。
翠盖棱棱欲待谁,涧前岩畔自相宜。
常因薄暮寻孤韵,独倚高林寄远思。
声里每惊风度早,影边休恨月来迟。
虬枝百尺自干霄,傍石蟠空属后凋。
孤干讵欺天畔雪,倚风先起海门潮。
云垂宝盖阴层叠,月满龙鳞影动摇。
乔乔岩畔挺幽姿,落日留晖影半垂。
此子独宜丘壑里,傲人偏在雪霜时。
涛生江水酬风叶,鹤带晴云宿雨枝。
依依岩畔挺虬姿,犹爱寒云恋旧枝。
小立斜阳离幻境,抗怀千古在斯时。
蝉吟风叶如知晚,鹤啄霜毛亦觉衰。
青青如盖覆山巅,白鹤高飞云满川。
石老年年仍密叶,江清夜夜隔深烟。
半帘疏映投林客,一榻寒惊叫月鹃。
十里城西松岭庵,每经过此便怀惭。
此山若有归耕地,肯坠嵇康七不堪。
万松争一门,石角走磕磕。
阴飙中呺呼,翔阳避在外。
巉岩栗虎豹,天光忽破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