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年年二月暮,散乱杂飞花。


雨过微风起,狂飘千万家。

琼蕊飘英逐吹繁,建章飞舞入千门。


羌人自怨残梅曲,庄叟还迷梦蝶魂。


汉苑风光随猎骑,洛城花雪扑离樽。

东风殢煞柳梢头,吹去香绵得自由。


不到池塘成翠靥,颠狂飞入酒家楼。

风定漫漫雪不飞,忽然飘荡几时归。


琼林金谷知多少,半入楼台半拂衣。

处处东风扑晚阳,轻轻醉粉落无香。


就中堪恨隋堤上,曾惹龙舟舞凤凰。

白似轻霜软似绵,东风飘泊最堪怜。
不如点入桃花水,化作浮萍转得圆。
随风弄日碎春云,扑户穿帷恼杀人。
底事飘扬少拘束,爱将豪纵去酬春。
年年三月里,随处自悠扬。
雨过浑疑尽,风来特地狂。
入花蜂有碍,遮水燕无妨。
亭亭脉脉太凄迷,碎擘春烟照曲溪。
别意惊看来去迹,绮情难忏短长堤。
风回歌扇初疑雪,雨湿芳心易化泥。
未似长条易折攀,旧痕摇荡满江关。
寄愁北渚根难系,已落南家梦不还。
野气渐昏盘马路,游尘齐上望夫山。
溪桥新绿晓烟团,飘泊东风思万端。
便写心情苦绵薄,可容衣被及孤寒。
酒边若木催沉易,愁绪如丝强割难。
颠狂已见随风起,飘荡还应逐水流。
九十春光容易老,等闲莫点少年头。
拂地高阳翠影浓,杨花断续蔽香红。
密和微雨粘沙坂,乱逐轻风透绮笼。
漆圃旋惊飞蝶梦,玉庭频拟散盐空。
寂寂舞帘前,悠悠去远天。
不妨团扇在,楼外听吟蝉。
入夏愁无雪,先秋便有风。
几堪特赠意,飘泊笑行踪。
落袖红知白,沾池重更轻。
隔堤斜日澹,织月较分明。
柳条初弄绿,已觉春风驻。
而今二月尾,满路团飞絮。
人生安足恃,忽忽朱颜去。
几株碧柳小窗东,弱线低垂度晓风。
似解催人吟白雪,飘来数点砚池中。
人道杨花浑似雪,那知雪不似杨花。
春深解送馀寒去,昼永偏依丽日斜。
点缀楼台成绘画,发挥桃李作奢华。
水轩沙岸,午风轻、飘动一天晴雪。
日色晶荧光眩眼,细逐游丝明灭。
帘幕中间,楼台侧畔,浑是瑶瑛积。
池上楼台堤上路。
尽日悠扬飞舞。
欲下还重举。
骀荡风光将欲暮,柔条系日萦霏雾。
寂历闲庭芳草路,眉开青眼多情度。
脉脉依依愁不茹,欲翔未定邅容与。
无风才到地,有风还满空。
缘渠偏似雪,莫近鬓毛生。
解作漫天雪,终成满地灰。
行空无挂碍,入幕任徘徊。
巧趁蜂须去,轻随燕翼来。
早抽条,迟作絮。
不见花开,只见花飞处。
绕砌萦帘刚欲住。
风搅晴空日色和,柳花故故恼诗魔。
绣床渐觉香毬满,渔艇初疑雪片多。
随意飞来无定著,卷春归去欲如何。
三月韶光天气清,游丝舒卷太无情。
微飘帘幕当春昼,乱扑亭台似雪晴。
醉脸欲吹新燕弱,舞腰初软落花轻。
霭霭芳春朝,雪絮起青条。
或值花同舞,不因风自飘。
过尊浮绿醑,拂幌缀红绡。
河畔多杨柳,追游尽狭斜。
春风一回送,乱入莫愁家。
柳丝何意。
百尺闲垂地。
收拾春光都是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