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一轮皎皎清如水。
慵把朱颜妄拟。
斜挂柳梢何意。
万山历尽一江平,天许乘风破浪行。
沅水已过湘水近,滇云遥隔楚云生。
沿溪渔父频回棹,夹岸桃花半落英。
重衾梦冷流苏帐。
一夜梅花都放。
别后相思情况。
几行疏柳带残蝉。
江秋况暮天。
晴何曾醉雨难眠。
红树清溪漫问津,渔郎不是太初人。
而今都识桃源路,只合当时暂避秦。
主人耕作客人渔,说向先秦惝恍余。
好是碧溪红树里,不传数卷未焚书。
斜阳归曲涧,薜荔暗风吹。
古墓人行少,深山叶落迟。
看云心不动,爱石坐常移。
郦泉同挹满庭芳。
齐眉双举觞。
醉蓬莱、客集高堂。
人家鸡犬云中断。
也没深深庭院。
空记去年人面。
幽贞写韵情孤负。
折尽河桥杨柳。
侬意鹦哥知否。
自作还相送,唐诗结伴来。
归装携此重,笑口为君开。
莲上巢难稳,桃边艇却回。
双鸳初放步云轻。
香帘蒸未晴。
杏熔暗泪结红冰。
小楼帘卷栏干外。
花下朱门半启。
中有倾城佳丽。
前来不得由捷径,今日才能据要津。
水趁晚潮势殊顺,岸陈秋绿迹相亲。
因知客路无多日,喜到家时恰小春。
武陵溪边翁好渔,笭箵钓车日采鱼。
扁舟为家苇为屋,岂知世有神仙居。
晓来不记舟行路,忽在桃花深绝处。
大都修炼似蒸沙。
阴阳失两家。
正如飞鳖舞长蛇。
十年依旧破衫青。
空书制敕绫。
但知心似玉壶冰。
桃源晓色春茫茫,花气扑人和露香。
翠波溶溶泛晴阳,琼楼半露非烟长。
霓旌鸾佩杂花光,花光深处开琳房。
小桨轻摇帆半斜,仙山似有浮云遮。
前溪后溪响流水,千树万树开桃花。
图画已成晋故事,风俗还是秦人家。
北归已过沅湘渡,骑马东风武陵路。
山花无限不关心,惟爱桃花古来树。
闻说桃花更有源,居人共得仙家趣。
石洞何年辟,山灵变幻奇。
垂岩开异境,裂石见深池。
啜茗云生岫,寻诗藓没碑。
郁郁破山寺,琳宫入翠微。
暮烟迷竹径,新燕叩禅扉。
谷静鸟栖少,春深客到稀。
觅路下中峰,松阴翠霭浓。
寺围山四面,云暗树千重。
花气曛晴日,尘心洗晚钟。
绝顶忽逢涧,巍然驾石梁。
水从何处拂,山到此中央。
芳树笼城碧,晴川入海黄。
此门何日辟,宝剑掣风雷。
石状白云乱,崖分青嶂开。
奇峰从地起,灵穴透天来。
儿女千秋恨,诗人莫漫题。
至今封赤土,犹说望青齐。
日落江涛远,云归墓木低。
仙人居石屋,涧水响潺潺。
绿绮奏当牖,白云常闭关。
幽花随意放,好鸟自知还。
林尽水淙淙,寒泉泻百重。
云根飞素练,石罅走吟龙。
活火因风响,新茶浥露浓。
流水桃花驻客车,青松白石二仙居。
鹅群不待崇虚致,茧纸争求困学书。
丹灶云开光掩冉,琼林月上影扶疏。
绕阁长松百尺高,轻花细细落云梢。
羽人和露飧金粉,不用嵩山道士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