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信有千秋业。
漫吟望低垂,平居故国。
当年悔轻出。
积雪半遮山,残冰犹在地。
旭日射车窗,盎然有暖意。
柳芽苞欲放,草色淡如睡。
明庭事业青云上,暂屈鸣弦非所望。
闻有灵踪在境中,何从挥鞭时一访。
石路盘纡入道家,老松偃蹇枝槎枒。
雪檐晴作雨,道空日如年。
燕坐无馀事,床头易一编。
一种清香属当家,将黄对白本非差。
胡床十日花前坐,看得楼成管物华。
方琮分润作幽姿,一点檀心说向谁。
正使持来供鼎事,输他雪外两三枝。
姑射仙人尔匹侪,若为涂额效宫娃。
从来定价须平子,速剪繁枝送郡斋。
天留孤艳照青春,横目何人解识真。
蒸栗琢成渠不爱,内间栀貌几番新。
满园春物正关情,忽到梅边眼倍明。
别有醉馀霞脸在,大都风格尽飞琼。
剪蜡霜前色太深,何如万萼占春阴。
今朝懒不行花径,插遍铜彝供石林。
春风一树斩新开,尽日花边转几回。
怪底玉颜含瘴色,谪仙曾住夜郎来。
树绕高花兀老苍,风流旧日汉黄香。
虽非有意争妍暖,岂是无心避雪霜。
风流最数宣城,奇山秀水神仙府。
琴高台畔,花姑坛上,鸾翔凤舞。
春度玉墀,月升金掌,荣分铜虎。
虎鼠同游十二宫,何妨蛇蚓杂蛟龙。
荧煌宝树繁星合,泛艳金茎湛露浓。
海鸟定知惊矍铄,濠鱼且乐共从容。
尚见暗尘随驷马,忽惊飞电扰群龙。
玄云合沓涛头上,白雨浑酣乳面浓。
淡碧鳞鳞生晓涨,小红漠漠放春容。
覆雨翻云一霎中,雷鞭击柱起乖龙。
推愁正倚三杯酽,破睡那能一枕浓。
桑下持锄如许健,席间失箸若为容。
万炬红莲陆海中,车如流水马如龙。
九街画鼓春声满,百柁琼艘蜡味浓。
底事狂雷翻地轴,叵堪笑电破天容。
三年随汝作初官,父子同知涉世难。
饕禄粗欣便老懒,还家仍虑厄饥寒。
生来赋分皆前定,天下何时得举安。
敲门惊怪有此客,清似金茎秋露盘。
名骥已超千里疾,老松甘卧故山寒。
共商今古须臻极,远溯风骚不作难。
新年未入山,今晨风日和。
况复得胜友,发兴凌嵯峨。
冰澌激阴湍,草色明阳坡。
喜闻环佩响然臻,笑语芬芳绝世尘。
林壑荒凉无所有,殷勤送似一枝春。
老树冰霜晚,孤花天地心。
翛然怀远韵,相对意弥深。
我访桃源人,桃源在何处。
世上无桃源,何必移家去。
一掬岩下水,不满数寸深。
当其伏坎时,已有东注心。
骨肉终青眼,一林有素缘。
偶来成许日,此聚岂非天。
悟解由灾疾,迟留费岁年。
辟俗过逢少,离居感慨多。
岂伊泉石胜,奈此简书何。
风雪日如此,乾坤理则那。
花发枝头月月新,不妨分种过西邻。
琴书结束归来日,要使门庭长有春。
设门大字题嘉遁,买宅浩然归去来。
十亩清溪千个竹,一庭春意半窗梅。
渔樵正伴诗翁乐,鸥鹭俄惊诏墨催。
负米尝漂迹,关心为倚门。
尽欢惟啜菽,奉旨屡空尊。
温剂劳分给,新诗且记存。
铃索文书晚罢休,归来欲赋畔牢愁。
感君尊酒招要意,适我湖山烂熳游。
隔岸柳烟匀拂掠,近溪梅粉半漂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