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弟有青云志,兄今白发翁。


断鸿飞峤北,归鹤自辽东。


鲸海扁舟过,烟岚一笑空。

楚山不可极,归路但萧条。


海色晴看雨,江声夜听潮。


剑留南斗近,书寄北风遥。

红茉莉,穿作一花梳。
金缕抽残蝴蝶茧,钗头立冬凤凰雏。


肯忆故人姝。

悲落叶,叶落落当春。
岁岁叶飞还有叶,年年人去更无人。


红带泪痕新。

杜若洲边人未归,水寒烟暖想柴扉。


故园何处风吹柳,新雁南来雪满衣。


目极思随原草遍,浪高书到海门稀。

上天本爱民,治乱当有时。


伤嗟江表人,三灾迭扰之。


如何遭盛明,不能免流离。

山川重复出,心地闇相逢。


忽忆秋江月,如闻古寺钟。


湖平南北岸,云抱两三峰。

江城吹晓角,愁杀远行人。


汉将犹防虏,吴官欲向秦。


布帆轻白浪,锦带入红尘。

江南好,流水中有鲤鱼与雁凫。
汝出取鱼与雁凫,养我堂上姑。


姑今年老,鸣声呜呜。

又指烟波算路岐,此生多是厌羁离。


正逢摇落仍须别,不待登临已合悲。


里巷半空兵过后,水云初冷雁来时。

三声戍角边城暮,万里乡心塞草春。


莫学少年轻远别,陇关西少向东人。

杜门朝复夕,岂是解谋身。


梦不离泉石,林唯称隐沦。


渐谙浮世事,转忆故山春。

因君话故国,此夕倍依依。


旧业临秋水,何人在钓矶。


浮名如纵得,沧海亦终归。

孤云无定踪,忽到又相逢。


说尽天涯事,听残上国钟。


问人寻寺僻,乞食过街慵。

江南衰草遍,十里见长亭。


客去逢摇落,鸿飞入杳冥。


空城寒雨细,深院晓灯青。

驱传草连天,回风满树蝉。


将过夫子宅,前问孝廉船。


汉使收三箧,周诗采百篇。

短檐铁马,和冰语敲阶,更少残叶。
鼠声渐起,芸编倦拥,酒怀添渴。
疏灯晕结。

篷上雨,篷底有人愁。
身在汉江东畔去,不知家在锦江头。
烟水两悠悠。

波渺渺,柳依依。
孤村芳草远,斜日杏花飞。
江南春尽离肠断,蘋满汀洲人未归。

迟景霭悠悠,伤春南陌头。


暄风一澹荡,遐思几殷忧。


龙去空仙沼,鸾飞掩妓楼。

五部拥双旌,南依墨客卿。


关山迥梁甸,波浪接湓城。


烟景迷时候,云帆渺去程。

鳞鳞别浦起微波,泛泛轻舟桃叶歌。


斜雪北风何处宿,江南一路酒旗多。

花雾湿,黯黯覆庭芜。
十二阑干空见月,谁教凉影伴人孤。
素被带香铺。

呜咽水,肠断为谁流。
磷火不随山雨暗,蛩声常伴故人愁。
白骨怯清秋。

黄垆沓,寂寂恨难穷。
荒草路迷寒食雨,白杨声乱纸钱风。
掩泪拜残钟。

忽从林杪见朝晖,湿峤轻云半欲飞。


何惜扁舟并画我,要从沙际望春归。

二年征战剑山秋,家在松江白浪头。


关月几时乾客泪,戍烟终日起乡愁。


未知辽堞何当下,转觉燕台不易酬。

竹净娟婵带月,山寒杳窅沉晖。


天边晚树独眺,江上春潮客归。

细雨寒城催棹,夕阳孤屿鸣钟。


到寺莫题蕉叶,渡江为采芙蓉。

月冷荒祠苦竹,秋清玉殿苍苔。


一望云帆无际,沙明白鸟飞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