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鸳鸯湖上学鸳鸯,竟体犹沾杜若香。
此夜依然来北里,伊人元不隔东墙。
桃花旖旎如前度,丝竹骈罗即后堂。
天上秋期尚缪悠,先从九夏慰离愁。
垂来柳眼窥帘额,绣出花心粲枕头。
翠管双吹谐唳鹤,雕阑并倚笑牵牛。
旋周滴限返仙家,一笑相迎路不赊。
怀梦自珍方朔草,急行须借阿香车。
长悬素影凭修月,久驻红颜赖饮霞。
双栖休比画鸳鸯,真有随身藻荇香。
移植柔条承宴寝,捧持飞絮入宫墙。
抱衾无复轮当夕,舞袖虚教列满堂。
欲剪吴凇江水悠,早梅时节酿酸愁。
分开画烛交红泪,锁向雕笼到白头。
预借仙期偷驾鹊,探偿愿海许沈牛。
文梓双栖鸳与鸯,金笼探闭羽毛香。
可怜汉渚虚投佩,合笑东邻漫隔墙。
月照绮罗看玉树,风和丝管合金堂。
咫尺蓝桥阿母家,崎岖何必玉京赊。
银屏待月听琼瑟,金犊迎风起钿车。
纤手拥深通德髻,短笺烘暖浣溪霞。
溅裳一水自悠悠,绣幰先期乌鹊愁。
诗里妆催时逗靥,灯前扇却半回头。
桃源客到因闻犬,星渚槎间欲饮牛。
漫言二十六鸳鸯,未抵惊魂一片香。
汉渚不嫌空解佩,宋家应叹枉窥墙。
烛光高下迷琼树,月影参差妒玉堂。
薰风初至咏宜家,翻笑填河会尚赊。
同擘彩笺催却扇,独扶锦缆看停车。
溪边忽堕云中月,岩畔才升日下霞。
鹊未成桥水尚深,惊看织女下墙阴。
弦槽始解胸前意,厨串方知炙里心。
锦段连篇搜丽句,霓裳一曲奏仙音。
银河相望两悠悠,剩取新欢减旧愁。
鸟似有情长比翼,花应知喜亦双头。
障尘彩扇翔金凤,咽路香车驾玳牛。
兰釭背立暑宵深,浴罢凝妆绣阁阴。
学士懒扪时事腹,美人欢结海天心。
低蛾叶并眉舒色,幽吹箫同语出音。
防敌无时节,论兵有是非。
屯营蕃马健,部落汉人稀。
土屋穿寒月,毡裘护铁衣。
一顾生平于我厚,十年门下见公亲。
只知谈笑无难事,谁识襟怀似古人。
遽别未遑论出处,相看何用惜沉沦。
圣君宵旰尚忧边,移领并汾将漕权。
汉使已更三数节,壶关才下十馀年。
民情姑息方师后,兵计从容试上前。
师画严子滩,不著严子庙。
神在山水间,土偶但其貌。
大海无端倪,师从何处写。
窅然空阔意,自写观海者。
黄河天上来,一线落平地。
俗手画波涛,妙手画其气。
一口吸西江,吐向剡溪纸。
坌涌不可收,一笔一千里。
庐山游不尽,况乃画庐山。
若问庐山意,庐山在此间。
灵气自卷舒,剡忽千变化。
在山作云海,落纸成斯画。
忆从春日束归装,梧叶惊飘逗晚凉。
尘世已知多缺陷,微生转觉更苍黄。
寸心一夜飞千里,削牍终朝奏八行。
行年四十六,通籍念复三。
自揣无寸补,滥竽至藩参。
驰驱南北遍,世味短长谙。
孤城沾宿雨,旅客困征蹄。
冀北音难至,齐东望转迷。
金风入夜肃,蛩韵趁人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