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鹦柔猩艳胜西川,有色无香意态妍。


吟令美招名友聚,眠春羞并醉妃传。


锦城红濯垂丝雨,绣幄青笼秉烛烟。

娇艳醉杨妃,轻袅怜飞燕。
人在昭阳睡足时,初试妆深浅。


一段锦新裁,万里来何远。

幽姿淑态弄春晴,梅借风流柳借轻。


初种直教围野水,半开长是近清明。


几经夜雨香犹在,染尽烟脂画不成。

阆苑仙从阆苑西,纵游还过海棠溪。


径随翠碧穿花去,却听黧黄绕树啼。


回玉花骢锵玉勒,约金丝柳上金堤。

魂黯马嵬西去路,当时生被春风误。


嫣然犹自带馀醒,贪睡那能慰迟莫。


难写花仙旧所思,褪青愁雪淡胭脂。

马嵬别后若为容,犹带宫妆醉晕红。


把恨付春春不管,似将馀恨托西风。

坐对名花酌紫霞,不须歌吹起邻家。


谩怜有谱传丞相,独怪无名到浣花。


雨湿胭脂娇欲滴,月低台榭影初斜。

紫绵一树绚明霞,清赏招邀孺子家。


西蜀移来原有种,东风开后更无花。


金屏绣幄红光漏,宿晕残妆烛影斜。

阴叶翠瑶湿,薄英红粉香。


绝怜秋苑下,复尔见春光。

嘉州名花香触人,调朱弄粉淡含春。


沉香亭上微醺处,可怪君王不忍嗔。

花剪彩,丝垂缕,一树映窗纱。
莫道无香堪恨,最怜秀色秾华。


带雨极夭斜。

疾风扫净长廊曲。
东园树树摇新绿。
暂罢五湖舟。

骤疑西蜀筠笼至。
感身受、飘蓬况味。
细雨湿帘旌,归燕知寒意。

水竹三弓得地偏。
一株艳发小楼前。
残妆半卸尚嫣然。

海棠红润经宵雨。
吐萼垂丝万千缕。
桃李炫新妆,惟觉粉羞脂污。

繁红一夕飞成雨。
莫恨东君误。
花开若要久长时。

万点匀红上海棠,小亭无处着春光。


放教晓日滋新彩,要问东君学醉妆。

蜀景风迟,浣花溪边,谁种芬芳。
天与蔷薇,露华匀脸,繁蕊竞拂娇黄。
枝上标韵别,浑不染、铅粉红妆。

中春膏雨歇,雕阑晓,最好海棠时。
正新梢吐绿,万苞凝露,暖铺云锦,香点胭脂。
向枝上,绪风开秀色,桃李尽成蹊。

浣花红绿四回环,何事轻阴作嫩寒。


应是化工知胜处,海棠宜向雨中看。

夺胎锦带仍添丽,借面芙蓉特太癯。


睡去不禁春露压,醉来谁倩晓风扶。


长条莫恨无新叶,纤瓣还能著细须。

寻芳自是少闲身,世故纷纷更咈人。


一箸小园初韭脆,三杯荒舍晚醅新。


云藏柳叶裁难断,月入梨花辨不真。

只道娇春日,谁知战朔风。


轻霜去人远,爱景入枝红。


依旧风情在,难将艳冶同。

深蔓迷归路,荒蹊未有家。


谁知寒雨里,也作小春花。


菌紫松间茁,菘黄涧底芽。

含羞沧海畔,移种蜀江干。


对此花枝重,不应诗语寒。


半开须与醉,足睡更来看。

一年春潋滟,二月锦阑干。


绿嫩难扶醉,红轻最觉寒。


欲知花有恨,来向雨中看。

醉脸匀红,向人无语夸颜色。
一枝春雪,犹染嵬坡血。


庭院黄昏,燕子来时节。

独上高楼,恨随春草连天去。
乱山无数,隔断巫阳路。


信断梅花,惆怅人何处。

春日前村,一枝香彻江头路。
月明风度,清煞西湖句。


昨夜幽欢,梦里谁呼去。

星斗文章,词源落落倾胸臆。
十年南北,几度空相忆。


把酒留君,后会知何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