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驱驰曾喜出南阳,鱼水犹怀聚一堂。


拜表宫中无故主,坠星原上漫垂杨。


三年后死功须定,百务劳生敌解量。

淮阴日落上南楼,乔木荒城古渡头。


浦外野风初入户,窗中海月早知秋。


沧波一望通千里,画角三声起百忧。

大将登台贵,三军拔帜豪。


力能分楚汉,功本冠萧曹。


故垒风云偃,空山虎豹号。

秦关昔先驱,南郑岂淹久。


夜中丞相归,平明印垂肘。


古来豪杰人,调度出窠臼。

风波不可测,夷险系所遇。


泊舟淮南岸,始知散千虑。


高秋气萧爽,日夕稍寒雾。

吟朋应是忆天涯,旧曲樽前小字斜。


犹有浴兰遗俗在,晚来间过卖浆家。

谁家林际小园亭,过尽豪华物态零。


几折虚廊通浅渚,坏桥无柱上浮萍。

惊飞沙鸟两相呼,铙鼓缘流引客娱。


不分午风凉似水,为他儿女飐钗符。

此日家家唤艇行,一湾野水是新城。


无人更说防淮事,烟柳风蒲到处生。

【其一】


水国南无畔,扁舟北未期。


乡情淮上失,归梦郢中疑。


木落知寒近,山长见日迟。

黄河倒流日东转,地坼天摧钟室晚。
志士千秋空扼腕,谁为淮阴明不反。


忆提利剑追重瞳,邂逅关前隆准公。

凫渚风灯乱,传呼绣斧来。


那知维月舫,更得近霜台。


披豁闻高论,将明仰上才。

将军旗鼓渡中流,明旦孤城土一丘。


埋没游魂随野草,烦冤新鬼哭沙洲。


坐看赤壁飞灰灭,行想金陵王气收。

当年汉室已兴隆,自是侯居太半功。


火德正炎神预否,他时为造楚王宫。

是非千载总成空,满地凄凉在眼中。


落叶数声秋雨暗,女墙寒影夕阳红。


旌旗南国悲游辇,圭璧东陲想故宫。

故堞初惊雨歇,古祠高枕江流。


一抹霏微轻霭,片帆归去清秋。

江鱼海雁空相报,楚调吴歌久不闻。


无那旅怀常抱病,更堪风物正离群。


马融笛里三秋月,王粲楼前万里云。

当时国土总无双。
寂寂荒台卧夕阳。
逐鹿追猴真善斗。
闻说淮东形势地,三城万瓦夹江滨。
小山赋后谁招隐,漂母祠前早闭门。
日月苦消行路客,篮舆长忆执经人。
行河冠盖日相仍,万井萧条思不胜。
淮水建瓴嗟下邑,汉家沉璧护诸陵。
禹功四载今何赖,贾策三条晚见称。
问俗至淮阴,忾然伤怀抱。
白鸟去冥冥,黄流日浩浩。
岸西清河县,半已没洪潦。
淮浦东边月影斜,相思何处问琵琶。
别时折是章台柳,梦里歌为玉树花。
万里客魂销绿鬓,几回幽恨寄红牙。
淮阴城下暂停舟,明月无情水自流。
汉代王孙今不见,惟馀春草满汀洲。
钟室堪嗟走狗烹,反形千古未分明。
史官独为将军惜,不念当时老郦生。
南望家山有所思,十年谁共菊花卮。
不堪远雁传书处,又是重阳送别时。
旧榻凝尘岁屡更,秋风一雁又南征。
弟兄离合情无限,万里淮天共月明。
两岸垂杨石渍苔,皇华新馆昼长开。
方传漕运将军出,忽见分司御史来。
当道豺狼应退避,忘机鸥鹭莫惊猜。
扁舟吾暂系,把袂尔何期。
斗酒相逢处,天涯问所之。
淮阴人罢钓,吴市客吹篪。
文绣不被贱,梁肉不食贫。
何况共艰难,谁肯哀王孙。
所以万乘主,不能释戛羹。
一代文场此隽雄,贾生才调武侯忠。
堪嗟国破家仍破,毕竟身穷道未穷。
神降紫云徵瑞始,龙归黑水报君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