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荫竹穿萝一径长,谁专别墅在钱塘。


尊携北海千秋色,座纳西湖万顷凉。


上客风流元贾马,中林词藻尽求羊。

名园总宜客,春半大堤头。


渌水时扃户,青山日满楼。


携壶新雨过,挟瑟乱云流。

湖上暮云稠,青丝荡碧油。


移舟过巨石,浮筏向中流。


拟作张骞泛,真同郭泰游。

薄暮方舟集,芙蓉次第寻。


台惊浮水面,亭似压波心。


雅称苕川钓,偏宜笠泽吟。

平湖秋色净,一舸系蒹葭。


懒搆思光宅,堪浮少伯家。


窥帘鸣鹳鹤,掠槛度鱼虾。

桂楫漾沙棠,朱栏十尺强。


三舟联锦缆,四柱簇牙樯。


障日青油丽,凌风翠黛狂。

骑吹千山外,招寻总胜游。


蒲觞飞别墅,桂楫竞中流。


日涌江心镜,霞增海上筹。

午日寻芳候,千秋祝圣年。


楼船浮别岛,箫鼓列长筵。


紫翠仙城出,丹青梵刹悬。

荡漾青丝笮,淹留白接䍦。


人歌朝雨后,客醉暮云时。


隔竹觞频送,穿花席屡移。

窗外寒风正袭衣,流黄那复理残机。


鸣筝炽炭围炉畔,高卷珠帘看雪飞。

绿阴幂定蔚蓝天,庭户萧然有漏仙。


麦饭熟时蚕百箔,山中啼鸟识丰年。

潼关杀气渺春阴,渭水泱泱柳色深。


为问草庐人起否,汉家遗老尚讴吟。

燕子将雏鹿养茸,年华冉冉鬓成翁。


拂开万古瞢腾眼,多少英豪老彀中。

近山气候易凉温,云为阴晴半吐吞。


草木趋新千万态,芸芸何者是归根。

濡需附势几崩奔,独抱离骚细讨论。


万事只凭方寸去,刚风元不隔天关。

屋角春声几样翻,勾牵春梦绕丘樊。


三桃二李成阴早,恨不安仁老灌园。

雨过桃花尽处源,庭前新绿长芳荪。


目前点检燕支篆,手汲清泉洗着樽。

一帘风雨搅黄昏,归思无边客倚门。


乌贼江鱼潮后市,龙山渔浦渡头村。

藉地残花五色茵,东风来去寂无痕。


馀香不肯污尘土,留得蜂房活计温。

缡褷瘦鹤耻乘轩,踏遍莓苔十亩园。


欲下横塘还决去,涨痕一尺晚来浑。

出游初不计阴晴,聊喜湖山信马行。


弱柳自随烟际绿,幽花还傍雨边明。


嫩蒲碧水人家好,密竹疏松野寺清。

莫嫌鞭马踏春泥,茶鼎诗囊偶共携。


山色雨深看更好,湖光烟接望还迷。


连天花絮飞将尽,夹道蒲荷长欲齐。

东风阁雨酿重云,剩喜天街玉作尘。


梅已着花还点缀,柳能吹絮便争新。


湖光照坐偏宜晚,酒力攲栏别是春。

莫辞冲雨湿春衣,要看湖山滴翠微。


絮重欲飞堤柳暗,花寒无赖海棠稀。


官忙未觉追游少,酝美犹堪尽醉归。

春潮夜夜泊临安,客思连朝酒禁宽。


宿草空埋金简恨,孤梅犹带玉人看。


相逢萍水占星聚,共历冰霜指岁寒。

湖上清阴明灭,燕子掠波飞贴贴。
好风轻送木兰舟,芳草合。
芙蓉叶,横翠落霞红未歇。

半枕催寒更漏雨。
夜合香开,初试闲愁绪。
好梦醒时惊鹊语,纤纤又湿梧桐树。

句法参同李翰林,风流依约谢宣城。


放怀应喜醉三日,听曲知无误一声。


箬叶露方高石室,桂枝香谱度银笙。

谒客冲泥路有声,笋舆风里转高城。


秋山正要一意看,晓日倍添双目明。


浅泺鸱盘思腐啄,孤汀鹤立念遐征。

平生志四方,岂愿守三窟。


超凌风中骥,振迅霜后鹘。


无何足受湿,步履遽臲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