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皂帽栖迟日,掩扉方灌园。


岂知绣斧客,还过雀罗门。


丝茧东南急,羽书边徼繁。

酿酒盈缸粟满仓,只将辛苦度星霜。


诗书教子如何似,羡杀燕山窦十郎。

狂蜂浪蝶尚飞翻,春去浑无一点痕。


只有东风知客意,乱吹花片拥篱根。

积雨初干理菜畦,味含膏土胜酥肥。


野夫不厌根频嚼,惭愧村童日摘归。

闲看行蚁上苔钱,日永依稀似小年。


麦饭正香葵菜熟,只将耕凿报尧天。

晚凉何处听秋声,修竹千竿翠绕扃。


自起开窗看微月,风萤撩乱一池星。

稻秧新插绿如波,正值田头雨一蓑。


未到秋成先有望,差科不比去年多。

人事匆匆岁月催,检残官历待春来。


已闻树里琴声变,更看天边斗柄回。

苍术频烧烟雾蒸,紫藤初爇蕙兰清。


岁除却忆升平夜,萧鼓喧喧满凤城。

不眠吟苦爱更长,石鼎煎茶满注汤。


诗句欲成缘底事,梅花隔屋暗吹香。

久客偏谙闾里情,每逢邻叟即班荆。


浊醪酿得邀人吃,为喜今秋万宝成。

紫芥九宜配白菘,响生牙颊味偏浓。


拟同坡老残年饱,肯教何曾一日供。

溪头冻合雪风晴,寒袭重裘一气凝。


谁把玻瓈都击碎,定知渔榜晚收冰。

归隐方谋一亩宫,论交溪友与园公。


春风会到门前柳,好插长条满屋东。

门外沙寒月半笼,柴荆元不置帘栊。


年来闲气都消尽,坐对书灯一点红。

新筑书堂荫白茅,萧然终胜老禅寮。


雪天最爱风敲竹,似向瑶台听凤箫。

年来读易太冬烘,赖有先贤为启蒙。


三十六宫都历遍,眼中物物是春风。

新居添得屋茅高,梅柳栽成似蜀郊。


岁晚归来无一事,小窗闲看鹊营巢。

欲避兵尘不厌深,远携琴剑到梅林。


绿樽紫蟹聊消日,喜有床头未尽金。

琴川官舍漫多鱼,却忆松江巨口鲈。


偶见秋风动归兴,不知还是季鹰无。

自笑迷方著处家,去年犹记客天涯。


今朝又是重阳节,鐏有新醪菊有花。

田家望望待升平,甲子欣逢烂熳晴。


茅舍竹篱还自好,此身不愿谒承明。

一棹夷犹任野夫,苕乡人号小西湖。


鸡头菱角随时有,桂子荷花此地无。

雨后晴空碧四垂,斜阳却与乱山宜。


怪来举目浑无碍,正是秋风落叶时。

行道真如行路难,归来依旧客毡寒。


灯前笑对家童说,恰似琴川作冷官。

坐对疏林日渐低,闲看归鸟正高飞。


野夫自为吟诗苦,不是悲秋减带围。

巧夕争看织女机,彩云销尽不成衣。


如何村落柴门外,乌鹊都无一个飞。

东轩睡足日初红,起汲清泉灌菊丛。


不是幽人勤种植,要看佳卉傲秋风。

人间三伏畏骄阳,我独观书爱日长。


为问此时何所乐,暑风凉簟竹方床。

千亩荒烟傍晓锄,源头水少每忧枯。


何如老子书田好,纵使丰年不上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