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溪头一朝雨,水长三尺馀。


若教更终日,俯槛拾游鱼。

潮来水平堤,潮退水根出。


何当修下牢,常使溪水溢。

嘉木交檐翠,新梢拂槛青。


一双鱼虎子,飞近竹窗鸣。

端居息众喧,静坐澹百虑。


坐久不知夕,斜阳在高树。

树底通幽径,花阑亦逶迤。


柔条未经缚,棘刺乱钩衣。

雨后苔阶滑,朝来杖策行。


未应轻踏破,爱此色青青。

屋后万株花,垂杨拂岸斜。


野人遥指认,望见是侬家。

花竹映幽斋,柴扉背水开。


主人缘谢客,终日没人来。

对景忽无语,何人识此心。


寻花穿屈曲,洗砚汲清深。


小鼎时添火,晴窗漫解襟。

喜有同心友,时来慰索居。


清谈成款洽,高谊正勤渠。


消息占羲画,幽玄溯太初。

澹澹云生暝,阴阴日过衙。


小窗穿燕子,高栋拂杨花。


调瑟弦流水,醪醇斝泛霞。

厌俗俗难避,望山山更西。


独怜玉署静,时有白云栖。


对此花成阵,何妨醉似泥。

此日江南景,吾思水竹居。


槛边巢翡翠,花底戏雍渠。


游客提壶处,农家布谷初。

近侍元非吏,瀛洲岂是衙。


有莺皆唤友,无树不飞花。


点易研清露,希真咀绛霞。

自任清真态,难同木石居。


花浓阴照砌,草细浅笼渠。


正是蚕眠候,相将麦熟初。

吏隐吾兼得,高斋休早衙。


琴樽消意气,风日醉莺花。


抚石衣生润,临书字剪霞。

徙倚当清昼,花阴渐转西。


小诗妨实学,野性惬幽栖。


排闼迎山色,移床避燕泥。

慷慨千年事,低回一寸心。


行吟白日晚,怅望碧云深。


旷志思超世,虚怀不满襟。

庭空下饥雀,吏散早休衙。


引鹤寻芳草,教童扫落花。


有书消白日,无句咏青霞。

喜看残暑退,短景日行西。


兀坐偏神爽,冥心与道栖。


风轻蛛葺网,雨过蚓蟠泥。

信步独行吟,悠悠太古心。


鸟声听处惯,山色望中深。


憩石频搔首,临风一振襟。

未老先欣懒,辞人惯索居。


爱花频葺土,引水亦穿渠。


乳燕离巢后,高梧落叶初。

忽忽悲时事,悠悠念此心。


道穷知己少,性僻避人深。


树色阴连屋,花香淡拂襟。

雨后蛙喧吹,风前鹤报衙。


观书焚柏子,临帖泛松花。


客至檐鸣鹊,天晴散晚霞。

节物随时变,浮云任此心。


花香卷幔入,草色闭门深。


感事空弹铗,怀贤每正襟。

院静如僧寺,官闲类隐居。


冻云低接树,露井暗通渠。


虑淡入禅定,心游到古初。

小圃闭深春,居闲适性真。


治蔬思抱瓮,尝笋欲开尊。


老矣无高兴,稀哉几故人。

虚馆深秋色,闲情坐日西。


幽花当槛落,小鸟傍檐栖。


石罽苔漫砌,天书鹤篆泥。

闲官稀候吏,玉署例槐衙。


树隙鸟窥牖,水边鱼唼花。


断虹低返照,残雨乱明霞。

疏拙从吾性,幽闲快赏心。


断云随鸟没,清漏隔花深。


聊适吟中趣,谁题汉上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