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诗来似诉屈原醒,阿堵于公颇不庭。


白水真人从断绝,丹元童子尚神灵。


秋眠簟未捐桃竹,晚食齑应胜韭萍。

舞燕歌莺子所无,不无灯照短檠书。

酒来形影相酬酢,诗就烟霞共卷舒。

八极渺茫供傲睨,一襟空洞极恢疏。

何处它年寄此生,山中江上总关情。


无端绕屋长松树,尽把风声作雨声。

云山回合翠重重,不放幽人远目穷。


高竹有时催冻雪,饥禽竟日咽悲风。


悠悠事与本谋异,扰扰人谁此意同。

深碧绕峰峰,寒云酿自冬。


草心栖宿雪,山溜隐宵钟。


双泪初春尽,孤镫丈室封。

此身应是宝严师,寓院无人独坐宜。


庭暗微栖残雪影,灯回忽见好梅枝。


萧然于此得佳趣,聊尔闲情非昔时。

文章小技尚无成,宏道何由与命争。


书拙固知聊尔耳,诗寒自觉太僧生。


阅人庭树荣还落,转我窗光暗又明。

东阁高悬如道院,人言幕府最清严。


印封不动坐终日,满树梅花雨一帘。

柏炉烟冷尚馀薰,老去孤城愈不群。


沙上晚晴知独往,堂中秋思与谁分。


隔溪有伴萧萧竹,对户无情冉冉云。

闻道年来多掩关,高情定满渺弥间。


秋风不怕清难忍,晓日应分暖伴闲。


欲唤扁舟弄云水,已疑小阁厌溪山。

今时何时我非我,中夜起坐心旁皇。


风声水声乌乌武,日出月出团团黄。


层阴压屋天四盖,寒云入户山两当。

亦知佳节在,掩卷自沉吟。


乳燕窥人静,飞花染坐深。


彩丝儿女事,纨扇岁时心。

探符与荐黍,兹俗向曾经。


多难兵何辟,穷愁客转醒。


柳风阴泛泛,城日昼冥冥。

十载时时问故乡,归来朋旧又相忘。


城头弦月乌栖曲,疑是幽州万树霜。

江城铃阁隐欹梧,竹影徐移拂茗垆。


雪后郧山俱献玉,春来汉水不藏珠。


将登服政心犹懒,欲数前非念已徂。

庭皋澹如水,袅袅雪仍垂。


疏竹俄相并,栖乌迥对疑。


垆香收煮茗,漏刻过吟诗。

有恨光难满,多愁挂却迟。


凄凉洞庭树,迢递上林枝。


故苑空机杼,深宫罢履綦。

暮云四卷,淡星河、天影茫茫垂碧。
皓月浮空,人尽道,端的清圆如璧。
丹桂扶疏,银蟾依约,千古佳今夕。

咫尺江门有我师,依依孀母白头时。


文章直与天无作,画破鸿蒙笑宓羲。

一片神明在玉琴,图书先得古人深。


天边况有团圆月,流出寒光是此心。

宴坐山手动一年,光风霁月本非禅。


无言最与梅花似,开落教人见自然。

花柳千家郭外村,老夫官屋近荒园。


晴林渺渺浮云气,细草油油叠浪痕。


川上画船争载酒,烟中长笛自销魂。

山色秋光澹绕斋,雨声虫响互悲哀。


清尊怜我攻愁去,白发欺人送老来。


江柳净无余叶在,渚莲迟有一花开。

岩壑澄清景,景清岩壑深。


白云飞暮色,绿水激清音。


涧户散馀彩,山窗凝宿阴。

居山四望阻,风云竟朝夕。


深溪横古树,空岩卧幽石。


日出远岫明,鸟散空林寂。

客愁不尽本如水,草色含情更无已。


又觉春愁似草生,何人种在情田里。

独坐鸣虫起,秋怀已不胜。


西风窗下度,木叶洒寒灯。

独坐孤灯静,忧心倍寂寥。


横河当户转,落月去城遥。


泪向何时尽,魂从暗里销。

底事东风大放颠,为花浑废夜深眠。


赏心不有闰三月,老眼应虚春一年。


歌舞尽传天上曲,笑谈同是酒中仙。

江南棕笋正时新,滋味还思养病身。


暮雨过云初有电,老莺啼树已无春。


虚名晚合徒多累,同辈生存仅数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