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今有二异僧,一虎随之入城市,一曳布袋引群小儿,民间不鼎沸喧哄乎。


以人情观之,书本相传如此,既未亲见,不可信也。


惟寒山、拾得有道之士,实有其人,有其事,有其诗数十百篇。

丰干禅师降猛虎,布袋和尚愚小儿。


老夫见画未亲见,唯喜寒山拾得诗。

两岸好山如画,丹崖翠壁楼台。


爱杀南闽风景,小官何日归来。

谁言卫风荡,乃有共姜妇。
谁言吴趋薄,亦有高令母。


当时髧髦歌柏舟,今日青灯照白头。

英英篱边菊,不与青阳遇。


芳意终有合,宁为叹迟暮。


百卉各竞时,葳蕤今何处。

似传西湖霁,西子初赐沐。


宛尔碧髻鸦,娟然青曼睩。


欲住听晓莺,吴王忌人宿。

十五团团月,当已离海岛。


立残双莲瓣,夜色犹未好。


非关月出晚,应是侬来早。

西风不酿雨,东雷空自疾。


莲女叶盖头,相将委花出。


但采了不妨,请看塔尖日。

维梢傍村坞,黯黯天地绿。


忽有渔歌来,悠然逗深竹。


不知月出否,稍见玲珑玉。

谡谡松际风,泠泠涧底泉。


宫商偶时合,来搅幽人眠。


恍然梦中境,洞庭奏钧天。

朝出锦官城,暮投浣花渡。


步步花媚人,那能舍花去。


但使有酒沽,不妨花下住。

紫蜡团心栗玉松,荼蘼香色似同宗。


因思弄蕊攀条处,花刺勾人晓露浓。

貌得人间真乘黄,曹将军后有韦郎。


奚官牵挽犹西望,似忆春风苜蓿长。

溪路迢迢绕碧峰,白云迷却旧行踪。


买舟归去山中住,终日茆亭坐听松。

门外黄埃没马头,山中花木自春秋。


尘忙恐被禽猿笑,尽日看图不下楼。

乱洒春霙著纸寒,玉成天地片时间。


有人谙尽江湖冷,却爱寻常罨画山。

老屐相随四十年,惯看苍翠听潺湲。


今朝细玩松岩画,犹有吟行未到山。

残春倦眼。
容易花前换。
萼绿华来芳晼晚。

烟萝猗靡。
意外荒寒生笔底。
眯目黄尘。

平生风义。
把臂吴桥双国士。
天路飞攀。

风烟幻出元晖画,林壑天然硕父诗。


只似无心云出岫,轮囷萧索更多姿。

扁舟欲向山阴去,端为林泉作此行。


不独卷中携栗里,还于句里得渊明。

蜀质何人为写生,金杯翠袖捧朝阳。


花前露重宫题湿,犹带南薰殿里香。

送客当年过玉泉,醉中游赏得奇观。


一泓湛碧浮僧钵,几叶秋黄打石阑。


山色空蒙金界湿,松声清泛海波寒。

宵簟微凉,望向晓汀洲,晚柳颜色。
载酒游踪,读骚心事,远天雁程萧瑟。
渡头雨歇。
少年喜登临,两脚不惮软。
支筇上云山,得酒辄三返。
一从老将至,所向意先懒。
已恨丹青误妾身,何消更与妾传神。
那知塞北风尘貌,不似昭阳殿里人。
啮雪中郎妾不如,脱身无计谩相于。
劝君莫射南飞雁,欲寄思乡万里书。
青冢千年恨不埋,琵琶马上几时回。
宇文高氏争雄日,突厥柔然献女来。
妍丑何须问画工,美人终日侍宫中。
奉春初计真堪恨,欲望单于敬外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