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庐山绝顶天池寺,铁瓦为堂白石柱。
传言周颠劳圣祖,天眼尊者同颠住。


崄绝下阚无底壑,屈曲穿缘惟一路。

秋蟾流异彩,斋洁上坛行。


天近星辰大,山深世界清。


仙飙石上起,海日夜中明。

宿雾初牧好景开,觉山临夜有碑来。


四贤后地无分别,司马行窝御史台。

双眺银河落九天,合流隔断彩云边。


天华别在黄龙上,两栋茆椽一缕烟。

天豁西郊半大荒,高秋云日散微茫。


三千界涌招提色,四十门开舍利光。


易水荒台传市骏,罗浮归路问骑羊。

百尺阑干望未涯,寒烟遥护海门斜。


群峰乱吐昆仑日,叠浪濒翻渤澥霞。


薄暮机丝鲛客馆,中天楼殿羽人家。

画槛横空海色开,一尊携客上崔嵬。


扶桑日傍千帆落,碣石云浮万岛回。


采药未应徐市老,乘风聊拟羡门来。

卧病铜官客未还,风林蝄

美人为政自忘机,舌底千重尽翠微。


漉酒暂同陶令醉,飞凫终傍子乔归。


参禅已破三生妄,叹世空伤万事非。

天王台殿俯城隅,江色平开岛屿孤。


金界凉生离火宅,玉山颓处浸冰壶。


诸天转觉成空相,三伏谁能定有无。

天柱峰高白日晴,华嵩相对最分明。


扶桑倒射东溟影,银汉平流上界声。


空里金宫陈帝座,云边铁锁度人行。

匹马千峰晓度关,相逢俱是紫宸班。


帝宫阊阖开今日,天柱华夷见此山。


万里鸿归沧海路,七陵龙护白云间。

层层石路上无涯,㶁㶁流泉听转赊。


万仞壁间藏古刹,千岩云际吐奇花。


望穷天汉人难住,行尽烟霞佛有家。

路绕青崖逼,山回绀殿悬。


云霞低四岭,钟梵出三天。


甘露浇灵药,名香绕座莲。

一磴停来一磴攀,半乘云雾半登山。


世人不识飞仙事,看我天池洗药还。

晨兴理轻策,扪萝登嶕峣。


荒榛隐烟雾,绝巘摩穹霄。


泉声洒飞瀑,山容建霞标。

高城秋气已悲哉,一出金门驿路催。


天远渔阳青燧断,日斜沧海白云来。


江南十郡荒何救,辽左诸军戍不回。

金支翠盖百灵趋,测影天京宅此区。


只尺扶风开二华,苍茫□楚望三涂。


洛曾卜历千年在,路为升中万岁呼。

荒山无道路,云气随我身。
渐觉笠檐重,沾袂细如尘。
幽花齐吐艳,仙鸟群相亲。
芳序携觞榼,名山洽胜游。
鹳巢加翠岫,龙象隐金楼。
眺得尘劳解,来思坐卧留。
月色镕银烂不收,萧然风露欲中秋。
天河澄淡星芒小,云海溟蒙夜气浮。
台影迥无群木碍,琴声清入素商流。
冲寒趁襆青绫被,奇事妆成白粉闱。
老怯凭高银海眩,渴因引满玉池肥。
七旬蜀道才通信,两月淮壖未解围。
拂晓登临上翠台,天风吹送远香来。
云空碧海三山小,腊尽寒梅一树开。
下界人看尘劫外,上方钟断白云隈。
风流最爱沈休文,结束相攀入碧云。
霞磴高悬仙岛迥,星槎直泛玉河濆。
虬松落翠春长静,凤管生寒日欲曛。
阖闾城外草芊芊,桃花杏花红烂然。
物华两岸眼零乱,画船春水如登天。
棹歌却转横塘去,山寺钟声日将暮。
扁舟乘兴访湄州,独向朝天阁上游。
钟送清声闻两岸,树移寒影落中流。
云开平海见谯櫓,潮益禧江度客舟。
紫薇天北有三台,此寺天台天与来。
我与天游空一望,万山苍翠总低回。
人世至今无可说,相逢端合话来生。
交空四海公垂老,愁入深山雨易成。
料得归来应有泪,不因禅定便无情。
我到深山公入世,人天哀感未分明。
中年万事不挂眼,静夜一灯微有情。
碧海沉沉那有岸,秋虫唧唧徒闻声。
江云不与山云接,土雨还因夜雨消。
独上天台肆遐瞩,故乡只隔一山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