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地拔云中磴,螺旋屋里湾。


登临情未易,归客路方难。


残雪犹吞岳,寒风只在山。

上宫夜色冷漫漫,月转层霄十二栏。


大地河山银作海,中天楼阁玉为坛。


虚无灵境箫声断,缥缈秋光练影寒。

万仞瑶坛冷夕曛,斗边三十六天分。


仙人洞府悬双阙,玉女神房切五云。


游客自成梁父叹,词臣不草茂陵文。

高丘东望气雄哉,海色遥看万里开。


三岛春波涵日月,五城仙气吐楼台。


酒边影吸金银动,杖底云飞紫翠来。

倚杖高临万玉峰,氤氲陆海散芙蓉。


寒声半落天中雨,暝色低催涧底钟。


金检谁探秦帝策,白云犹起汉时封。

绝顶秋高上帝宫,茫茫一气俯寰中。


地盘河济三州尽,天入秦吴万里空。


玉阙光连星斗上,丹峰影落海门东。

忽出尘寰赋壮游,试从九点辨神州。


浮云直上千峰色,落日长悬万里秋。


紫塞东临沧海断,黄河北绕大荒流。

玉阙朱楼万仞端,六龙辇道倚㠝岏。


悬厓翠磴云中转,垒嶂红泉树杪看。


海色昽曈三观晓,秋声萧瑟五松寒。

终古名山奠大东,遥瞻云汉倚穹崇。


千峰明灭天高下,万壑晴阴气郁葱。


星土盘回元化转,仙闾缭绕百神通。

海上碧云断,佳期谁为留。


已看过九日,原约近中秋。


岁晚常思会,身轻未厌游。

自得高丘约,脂车已隔年。


如何期屡易,直作信空传。


海色云门上,秋光日观前。

君入名山礼汉坛,几回西笑向长安。


白云半自封中起,积雪多从石上看。


仗外旌旗开晓色,江头宫殿护春寒。

岁杪东游亦快哉,石闾高倚避风台。


射牛不用诸生议,牵狗疑逢老父来。


舄外波涛银阙涌,杯前齐鲁白云开。

天风飒飒起秦松,鸾鹤相随上岱宗。


石暗客窥千岁字,雪残僧扣万山钟。


翠华日月开虞狩,玉检云霞护汉封。

灵岩寺里赋新诗,千骑东方星斗随。


汉月颇窥三观石,秦云多挂五松枝。


燕齐有客谈仙诀,禽尚何年住岳期。

蔼蔼天孙作晓岚,为嫌俗骨遣教还。


仙儿堕处真堪惜,只在含眸一笑间。

青帝居崇五岳先,谁将轶事问当年?
峦舍列障光堪挹,雾卷群峰翠欲连。
五色峦云崖际宿,一帘新月镜中悬。
凭虚已造登封顶,万里晴空对碧天。
未及上翠微,暂揽松山胜。
嵌岩置修除,缘壁起盘磴。
拂衣千仞上,阑危不可凭。
岱宗犹有汉云封,瑶草金芝事事空。
万树苍茫舟壑里,诸峰迢递碧霞中。
双龙尚见秦关气,疋马频嘶越观峰。
人间信自有丹丘,汗漫聊从此地游。
玉简金函空寂寞,琪花瑶草几春秋。
射牛不用儒生议,望马堪从胜迹求。
河山十二杳无涯,法界玄超望转赊。
景入壶中采日月,坐来衣上满烟霞。
缑山直拟随仙驭,牛渚真看犯客槎。
岳顶高居上帝尊,东南王气俯中原。
白云缭绕千峰合,翠石崚嶒万壑奔。
朝捧金乌来海市,暮穿瑶鹤过云门。
石磴丹梯入紫宫,寰中五岳最称雄。
登封七十传前古,浩劫三千接阆空。
松老尚含秦代雨,桃深疑有晋人风。
何事生天地,终年只蔀藏。
我行似黄鹄,一举见员方。
拱挹惟嵩华,朝宗有太行。
宫阙逼虚清,千山雪献晴。
徂徕如拜頫,汶泗故回萦。
五夜金波㴸,三秋海日生。
作镇青齐控九区,丹梯万级入云衢。
东西日月窥浮没,远近龟蒙效拜趋。
笔力未能摇五岳,目光安敢望三吴。
五更沧海吐明蟾,杖策登云过水帘。
辇道旧传排御幛,神坛曾见出金奁。
碑铜蚀雨生苔蕊,瓦铁翻风堕殿檐。
岱麓经过忆昔年,跻攀今日秉心虔。
生成功继乾坤后,典礼尊居岳渎先。
鸟道已经离世界,石门犹是倚云天。
奉阴碑左独停骖,身向天关试一探。
峰顶晴光留夕照,城头寒色压秋岚。
登临不为风尘倦,山水从来梦寐眈。
殿阁盘空界,镫香出绛霄。
到门诸念绝,终夜百灵朝。
石闼驯双虎,天风落皂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