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月到中秋分外清,共登江阁俯空明。


参差渔火遥通海,缥缈鸾笙欲近城。


满目星辰分上下,百年尘世半阴晴。

新晴楼馆拂云开,万瓦含风接上台。


短晷渐随阳漏长,长江元傍海开来。


云山叠叠春千里,世事悠悠日几回。

掉臂归来万里身,倚阑无数物华新。


细寻往事知多少,我是明年五十人。

小楼西下小西湖,淼淼烟波望转孤。


连日南风吹不歇,自添新水浸菖蒲。

楼头红粉妆,楼下紫骝马。


两处总相思,无言泪成把。

雪后楼偏好,青山破白看。


客衣无奈薄,高处许多寒。

日夕倚楼望,行人归未归。


断魂与残梦,相逐雁南飞。

登楼览春晖,春晖可怜晚。


所思在天涯,欲往道里远。

碧涧青峰烂不收,岧峣百尺见飞楼。


风腾鹳雀云间出,日射鲸鳌海上浮。


石浦草生迷客望,龙门花落忆仙游。

步屧河桥访旧游,野情物色自迟留。


风林萧飒喧清夜,云月迷茫失素秋。


元亮老看荒径菊,仲宣今倚故乡楼。

登楼望秋山,薄暮有佳色。


秀拔殊自然,重之烟霞饰。


众鸟各知归,行人早栖息。

西园佳会几名流,野色偏多背郭楼。


汾上雨晴还驻马,白云一片写清秋。

朝亦登此楼,暮亦登此楼。


白云千里色,不是故山秋。

遥望河流一缕微,凭虚俯见乱鸦飞。


云流槛外生寒色,霞落樽中驻晚晖。


共赋高秋能不倦,登楼后约恐长违。

李郭风骚匹,登楼独怅然。


黄花秋满地,白雁夕横天。


玉阙云霄外,金门日月边。

楼高仍绮席,月朗亦金波。


垂老酒杯倦,先秋诗兴多。


柝声空巷陌,池影截天河。

青山出半天,一带迥苍然。


乱树馀秋色,寒城更暮烟。


交游多惜老,离合几经年。

客子聊乘兴,王孙共倚楼。


风烟平野夕,砧杵异乡秋。


半醉还成赋,同怀岂倦游。

携壶拟欲上层楼,云掩冰轮且罢休。


谁料五更南栅路,却成邂逅好中秋。

昔人已劝莫登楼,年少登楼应白头。


鳷鹊雪残冰尚泮,蓬莱云静月如流。


灯棚影阔明千里,乐部声长在十洲。

缥缈飞楼倚太清,危栏一瞬尽沧溟。


世途忽忽与时异,水色溶溶依旧青。


夷夏固知归禹画,幽燕何事属戎庭。

云消春气恰和柔。
先到柳梢头。
数日不登楼。

景会流钟地本灵,岳阳楼上拜辰星。


天回花雪供南极,水涌鱼龙舞洞庭。


已把莱衣文豸绣,伫看鸾诰炳丹青。

楼小能容膝,檐高老树齐。


开轩平北斗,翻觉太行低。

东望悠悠我所思,老当益壮尚知期。


极知后会相思日,应话前因欲别时。


往事是谁人去住,浮荣徒自位高卑。

仙客楼成海上家,新诗字字染春霞。


烟轻水郭丝丝柳,风细池台树树花。


芝径羹香煮白石,松房酒熟漉丹砂。

来往三楚间,凉凉一孤客。


惟有此山川,赏心共晨夕。


衡岳七十峰,历历神与役。

最是阑干高处,望见斜阳烟树。
青山围绕似相留,又倩江声拦住。


也知秋正好,只恐被、黄花催去。

开辟当天险,分明在眼前。


野桥齐度马,森木乱鸣蝉。


稠叠多幽事,凄凉忆去年。

徐步移斑杖,登临意惘然。


云霄遗暑湿,楼閤倚山巅。


薄劣惭真隐,虚空不离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