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浮云漠漠蔼苍冥,风劲郊原草木零。


苜蓿影寒千里瘦,梧桐枝老九苞鸣。


酒杯潋滟供秋兴,旅馆萧条触物情。

碧海萦回天际还,海山青翠束连环。


铜城北望三干里,金斗西横百二关。


落月有时闻画角,夕阳何处倚危阑。

伏雨阑风日未休,越山吴水共悠悠。


鸾书不返瑶台暮,雁阵争回碧树秋。


敝褐有情依客子,断碑无主怨王侯。

海峤千峰插汉齐,每因松竹问幽栖。


江山举目成图画,天地从人作品题。


身隐不妨随鹿豕,门闲应得长蒿藜。

夜江倾峡势逶迤,江月年年浸下陂。


市上胡柯通大夏,航头鸟卵识条枝。


少卿甘下穹庐拜,浪子焉知汴鼎移。

回疆青海奠神功,万国衣冠拜宅中。


乌弋不庭筹北伐,黄支受吏验东风。


射雕虏遁蛮云黑,牧马人稀塞草红。

清笳凄咽暮江头,指望边庭泣素秋。


师慧过朝馀积愤,灵均去国迸牢愁。


斜风乱折依依柳,漂浪空摇泛泛鸥。

内家宫寝傍西山,晴雪冲融窕窈闲。


互市偶蒙前代阙,请缨代叩汉时关。


早寒绝域怜星使,落日沧江忆圣颜。

世事争如一局棋,长年木落不胜悲。


北平靖汉遭奇数,缪丑和金负圣时。


御寇才思铠仗整,弭兵重见羽书驰。

虫吟环堵月流晖,露重天高夜气微。


四塞云山皆北向,一行霜雁尚南飞。


朱云请剑功名壮,祖逖渡江心事违。

故国河山落照斜,三千里外念京华。


山斋惊问人间世,战舰闲如海上槎。


戍卒楼荒沉野角,羁臣道远泣悲笳。

野雉无端出上林,宫庭日暮感萧森。


万方挽粟输朝食,一片残旗偃夕阴。


偷食安知天下计,筹边空负老臣心。

沧桑变后此孤城,况复高秋百感并。


开府已非方镇署,栖笳犹类故家营。


烟寒山树连层阜,水漫湖田混太清。

一片荒池翳碧霞,西风荷芰替芳华。


草深径甃吟寒蛩,月上宫墙噪乳鸦。


吴越霸才曾几世,临安妃子已无家。

苍莽吴山看不齐,子胥江口更凄迷。


宫花往日都如梦,水草经年又化泥。


废市浪传仙鹤舞,荒台剩有夜乌啼。

远天晴碧雁南翔,虎阜重来草不芳。


老去心情闲子美,少年精锐忆干将。


江桥落叶随孤艇,山寺微钟送夕阳。

织水轻烟擘不开,晚峰浓翠积成堆。


吹残黄叶风犹舞,飞尽青天鸟却回。


万古关河空拊髀,半天风雨独持杯。

木落山寒雁叫哀,老怀羞剪北山莱。


风催络纬凄凄织,雨劈芭蕉叶叶开。


闻说三空徒抗疏,更忧两部渐成雷。

京洛年年起客愁,韶光荏苒已如流。


寒生修竹衣裳冷,风入疏棂枕簟幽。


鲁酒倾尊难洗恨,齐纨藏箧倍惊秋。

万木萧然绕蓟城,长天萧瑟暮云轻。


凉蝉噪雨晚犹急,冷露沾荷晴更清。


卷地金风收暑气,绕阶梧叶作秋声。

盼芳洲。
有白蘋几许,分绕绿溪幽。
树老藏鸦,芦深避雁,渔歌唤起沙鸥。

天外涵天心广大,月中吐月性光明。


夜来飞上昆仑顶,独倚琼楼啸一声。

秋天尤觉晓天清,仰首看天俯首行。


不但长歌声似鹤,一身浑似鹤般轻。

七尺经霜翠竹竿,斩来石壁钓江湍。


丝头垂下骊龙口,掣得明珠似月寒。

萝衣袅袅带凉风,人道秋空岂是空。


白日不知天上事,众星环拱紫微宫。

水边杨柳怯秋风,忆昨杏花相映红。


心地不随时节变,始知天下有英雄。

一旦秋风起洛滨,东归聊复寄鲈莼。


如今已在渔乡住,宜与清朝作散人。

闲步水南因水北,仍从山后复山前。


日归海底龙方觉,月到天心虎正眠。

金飙吹暑顿然清,闻早空庭一叶惊。


拄颊偏宜对朝爽,挥毫正好赋秋声。


镜中髯短休烦镊,壁上弦闲不受檠。

白首年来厌世哗,眼看秋尽独兴嗟。
高情何处无莼菜,旧业东篱有菊花。
湘楚回风悲候雁,江湖落日散寒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