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八月秋高风气清,俯临边塞限长城。
云连海树无边白,山接藩篱不断青。
绝域车书同制度,中原人物尽簪缨。
天下四时秋最惨,况于人世尚流离。
向来犬吠鸡鸣处,今见猿啼鬼哭悲。
泪洒黄花金灿烂,寒生白骨玉参差。
千年成败事悠悠,独眺川原满目秋。
底处归航来远浦,何人吹笛倚高楼。
山和叠叠寒云迥,水带潇潇暮雨流。
萧萧木叶下江头,猿啸天高万里秋。
北方佳人真绝世,南国红豆最牵愁。
竟教异路伤风马,为惜前盟问海鸥。
天气渐凉风打头,囚中经夏又经秋。
云飞远岫原无意,蚁溃长堤自可愁。
忧患那堪闻杜宇,网罗何况到沙鸥。
百战河山近夕晖,金陵王气亦湮微。
千金今日求黥布,三字当年死岳飞。
莽莽乾坤名士尽,潇潇风雨故人违。
橙子初肥橘满林,武昌杨柳独森森。
蓬蒿遍地横征骨,风雨漫天接晓阴。
龙虎预知天子气,莼鲈忽起故园心。
牍背题词字斗斜,又凭弦柱问年华。
忧时已愤同孤注,浮海何当借一槎。
西晋风流馀劫火,南人野哭怨寒笳。
秋烟漠漠锁荒林,隔岸楼居气象森。
逝水为谁留泡影,流光不惜分馀阴。
一场筵散轻分手,千里月明共此心。
落日孤城万柳斜,江山无复旧繁华。
故宫真有金人泪,银汉频回帝子槎。
一夜微霜飞木叶,数行清泪咽胡笳。
鸾囚凤锁楚江头,一叶梧桐惊早秋。
云雨已成今昨梦,乾坤不尽古今愁。
汾湖箫管惊神鳄,海岛旌旗殉野鸥。
汉家陵阙对西晖,南眺潇湘烟雨微。
眼见红羊成浩劫,若为黄鹄竟高飞。
畏蛇畏药何时了,为雨为霖此愿违。
沙碧平犹涨,霜红粉已多。
驹年惊过隙,凫影倦随波。
散步双扶老,栖身一养和。
摇落山城莫,栖迟客馆幽。
葵衰前日雨,菊老异乡秋。
自信浮沉数,仍怀顾望愁。
悠悠草根虫,鸣声近我床。
皎皎林间月,亦已照我墙。
感此动万虑,聊复举一觞。
团团岩中桂,移根篱舍间。
秋风一披拂,袅袅天香寒。
对此径须饮,把酒酬西山。
炎暑堕何许,凉风忽吹衣。
野水映荒岸,寒丛秀疏篱。
萧萧林影薄,杳杳鸿声悲。
落日江南发棹歌,楚王宫庙郁嵯峨。
雨经巫峡朝云湿,木落洞庭秋水多。
璧月银河空复在,玉箫金管奈愁何。
金陵佳丽帝王州,今古登临送客愁。
玉树云连鳷鹊观,青山日落凤凰丘。
荒城并与烟芜没,故国空馀汉水流。
江上青山接甬东,离离禾黍馆娃宫。
芙蓉旧苑长洲里,麋鹿荒台落照中。
银海雁飞沉夜月,金茎露冷濯秋空。
滦水秋风晓夜催,上京宫殿护蓬莱。
扶桑日近龙波涌,阊阖天高象驾回。
彩仗齐迎千骑发,翠旗遥接五云来。
巍巍北斗夜阑干,盛世无忧行路难。
转粟帆樯辽海阔,舞阶干羽䝤夷安。
黄河正道流应复,白月空江卧独看。
海门八月雨清霜,可怪残雷未肯藏。
虹蜺断江将雨映,鴐鹅背日与风翔。
罗含自老黄花宅,裴度重来绿野堂。
东过秦皇渡海矼,波声云影落漎漎。
君平漫识支机石,帝子应愁鼓瑟窗。
凤穴朝阳鸣好树,槎头秋水钓空江。
露下大江江雁横,穷秋摇落唤愁生。
波涛百里风连海,砧杵千家月满城。
佩剑冲冲龙匣动,巢笙夜夜凤台清。
弊裘已畏早寒侵,岁月祇惊久客心。
莫倚长卿能作赋,始知李子故多金。
天门守虎星辰冷,云气从龙雾雨深。
白日遥看锦绣悬,重重楼阁隐青烟。
化城或在诸天外,方丈长疑积水边。
每说神僧飞杖锡,更闻童女上楼船。
梧桐树晚细含烟,阊阖门深总映天。
龙去鼎湖云漠漠,鹤吟华表月娟娟。
东都日望金舆发,南徼犹惊羽檄传。
落木萧萧满帝畿,候虫处处趣寒机。
客星入斗秋深见,神女行云日晏归。
复喜诸公扶社稷,只怜弱弟奉庭闱。
天上旌旗卷暮寒,人间鼓角送悲酸。
瑶池落日回青鸟,月殿浮云掩素鸾。
杨柳渐稀秋瑟瑟,芙蓉已老露漙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