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万斛秋愁强自宽,夜深风露伴孤寒。


可怜万里长空月,只得窗前一片看。

纷纷败叶已辞林,四顾凄凉夜色深。


月伴征人惊梦枕,风摇戌妇捣衣砧。


失群孤雁千山影,无数寒虫四壁音。

缺月黄昏照短垣,一灯明灭尚留残。


衰颓但觉风霜苦,忧患不知天地宽。


坐想兴亡成感慨,起瞻星象倍辛酸。

中秋爱亲友,欲别不胜愁。


此去无多日,羁情可奈秋。


山寒犹碧树,水落正沧洲。

僧楼听雨,厌花侧虫鸣,好秋过半。
记得微醺上画桥,十五雏姬回看。
柳掩筝床,风吹舞帐,的是秦淮岸。

闲谈坐尽梧桐影。
微觉吟肩冷。
谁家玉笛忽飞声。

鸳衾展,绣缦掩罗纹。
眠后灵萱胸面佩,睡余香草髻心闻。


催得梦成云。

残妆卸,掠鬓乱堆鸦。
雁翅钗垂欹枕菊,蝇头小字学簪花。


窗烛逗红纱。

缠绵雨,秋思上眉梢。
裙系疏罗拖凤尾,书摊生纸涩羊毫。


旧稿懒新钞。

风萧瑟,夜坐竹窗西。
蚁绿铛斟浮折脚,蟹黄钗剔选团脐。


乡味忆苕溪。

沉沉院,蕉绿覆墙阴。
蛛上钗头知送喜,蛩来屋角想争吟。


凉月澹诗心。

机声歇,织锦倦停梭。
龙脑香添风袅篆,虾须帘动月摇波。


小立望秋河。

风薄湘帘露气侵,碧云满地散桐阴。


高楼倚月谁家笛,客馆惊秋此夜心。


塞雁清音应共听,江梅旧韵不堪寻。

冰娥看尽人间世,好事如公不数枚。


却唤清罍相揖酌,汝听下界息成雷。

青冥风露无人管,醉力飞升入桂台。


月过斗西亲挽住,伴人骑鹤去蓬莱。

客心宜静夜,月色澹新秋。


影落三湘水,诗传八咏楼。


何穷对酒望,几处卷帘愁。

西窗风露不禁秋,时数微萤几点流。


识字故应甘寂寞,著书初不为穷愁。


倦横如意方三鼓,渴饮门冬自一瓯。

一翻梧叶又惊秋,鬓上侵寻岁月流。


夜永只怜灯作伴,诗成却欠酒浇愁。


多情行雨空扬袂,何物非烟解击瓯。

醉张白眼望层空,作意中秋一笑同。


忽讶微云得急雨,纵妨明月有清风。


连宵桂近姮娥惜,尽日槐忙举子工。

华烛兰堂夜未央,疏星耿耿银河光。
低徊宛转双鸣珰,忽忆征人戍他乡。


他乡千万里,秋色遥相望。

凉风肃秋宇,明月照庭帷。


揽衣起中夜,四顾何踌蹰。


伊昔来京国,青杨拂地垂。

孤榻悬秋夜,端居尘事屏。


帘风度凉气,窗月散晴景。


感兹时物变,悠然发深省。

世俗今多事,人心此一时。


风尘吾道在,江海我生悲。


白日终难系,青山不可移。

平居在城市,无梦傍江湖。


世事有今日,生年犹故吾。


检书逢越绝,引曲感吴趋。

对酒不能饮,灯前笑又悲。


转头都觉谬,对面莫相疑。


白发无休日,青天有坏时。

砌草虫吟四壁静,檐竹摇灯动秋影。


老来无梦到阳台,开门月在青松顶。

眼空夜色秋满城,城楼漏鼓闻四更。


杓垂月转万山白,坐看天河西北倾。

草木摇落雁南飞,文窗皎洁承月辉。
凄风入房露沾扉,红颜含彩垂佩帏,簪金鸣玉扬舞衣。


兰缸对耀照君闱,远行胡为未言归。

闲居感时驶,独学难为功。


眷言思古人,幽怀极忡忡。


秉烛起中夜,揽卷来清风。

月明如水侵衣湿,台榭沈沈秋夜长。


坐久高僧禅语罢,澹然相对玉簪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