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秋云冉冉暮,庭草惜青光。
雨气留空翠,鸦声落夕阳。
摊书鱼蠹老,岸帻酒杯香。
万物皆有尽,孤生岂无休。
冉冉即迟暮,脉脉怀殷忧。
星霜忽已易,岁月嗟何遒。
迤逦秋山落日明,路从深箐入蛮坑。
新田芋熟栾巴郡,石室蒿深义帝城。
四塞风烟如一色,五溪言语不同声。
无感何惊秋,入定不知暑。
大仆慕羲农,矫隘薄巢许。
利敛漫逐蝇,顽石天可补。
中秋日以近,月色日以好。
开尊招亲旧,欢赏恐不早。
圆亏各有时,晴明焉常保。
庭草秋始芽,未霜旋复悴。
幸逃耘锄厄,托根雨露地。
沾润既已渥,怒生颇自恣。
肃肃飞鸿羽,唧唧吟蛩声。
哀音良夜发,侧耳最分明。
黄葵生北牖,独抱倾阳诚。
泛舟城东水,酒清殽复乾。
十里铺镜面,清瑶映明玕。
主人劝客饮,列坐鼎足团。
有子日卓立,七岁赋《高轩》。
坐使父执敬,不随群儿奔。
大母夙钟爱,朝夕侍笑言。
白云映空流,独鹤带露警。
候变知节逝,漏长识夜永。
乘兴自斟酌,酒酣气益猛。
我心一何洁,清冷如冬凌。
我足亦何蹇,痴钝如寒蝇。
洁既污莫合,蹇亦捷所憎。
于耳绝丝簧,在目无韶曼。
病喜苏秋风,归非恋菰饭。
闲居二十载,未负平生愿。
驱车车郊道,黍稷何薿薿。
秋来风雨时,款达方靡已。
岁功虽未收,农欢已在耳。
雁声叫断一天秋,寒气凭陵季子裘。
莫恨蛾眉偏薄命,曾知猿臂自难侯。
绕黄花有诗消遣,持紫螯兼酒拍浮。
愁边种种关心事,客里纷纷见俗情。
雁拆西风离思乱,鸟啼残夜旅魂惊。
江河风景悲南渡,家室仓皇问北征。
白汗翻浆浃背流,清飙一扫破除休。
枫江湛湛冰壶月,梧井团团玉露秋。
蚁动巧闻床下斗,驹跳首向隙中留。
黄山秋雕锼,风露洗崖崿。
行行听清猿,处处采灵药。
秋云老石床,已后十年约。
畴昔旅江湖,夜夜南飞雁。
山园柿栗秋,出户望河汉。
袛今寒雁时,中夕起三叹。
何处秋声多,竹外声历历。
凄切不禁寒,萧萧旧时碧。
此中白发愁,饷与秋风客。
从来感秋人,一例皆楚声。
吾闻古燕赵,慷慨多不平。
惜哉宋玉辞,不使荆轲听。
秋虫日以喧,秋树日以疏。
君听草根蛩,泣吊风中梧。
壮士秋怀涕,及此清霜初。
细雨沾庭湿,惊风入袖寒。
黄花有佳色,独自倚阑看。
门巷鸣干叶,阶除吟候虫。
幽怀不可奈,丝雨更蒙蒙。
天末虹蜺晚未收,龙池新雨涨清流。
鸥缘适意频依渚,鱼不贪香懒上钩。
剩喜三边无警报,况当万宝得成秋。
东壁星辰烂不收,夜凉河汉截天流。
芙蓉院静琴三叠,翡翠帘开月一钩。
黄屋非心辞大宝,碧云有意思高秋。
书剑飘零学稼迟,吾侪舍此欲安之。
愁怀惯对寒灯话,老态惟应晓镜知。
中散不堪长忤俗,陶潜所好每违时。
又见街头卖紫茱,老怀扰扰类催租。
客来喜得吴江纸,欲写新吟一字无。
送过雕梁旧燕。
听到妆楼新雁。
菊讯一何迟,倒尽清樽谁伴。
抱衅久羸瘠,兀若槁木枝。
别离故作恶,未别意已悽。
况此清商时,木落水潦归。
雨送秋归雁带霜,凝情无处寄诗狂。
一庭莎草蛩吟老,万里梅花鹤梦长。
德谊可逾钟鼎贵,圣贤不死简编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