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鷾鸸信多智,出处能自谋。


非无人间畏,而袭人间游。


微风动高林,梁栋生早秋。

阴虫鸣空阶,危叶堕高树。


秋风虽昨日,所遇已如故。


悠悠岁方晏,采采行多露。

造物平分四令兮,胡为凄此秋阴。
吾将矫首而秋问兮,恣余胸之所寻。


露何德而比玉兮,风何贵而称金。

又见庭梧一叶飞,物华心事两差池。


百年未半老相逼,四序平分秋独悲。


过岸山川云漠漠,残灯院落雨丝丝。

帘外纤尘寂不惊,满庭秋意坐来清。


闲门白日无人过,犬吠阶前落叶声。

散发南楼夜,翛然披素襟。


蛩声依草际,萤火落墙阴。


老破当年梦,秋生久客心。

秋意不堪老,宦情惟自悲。


萧萧风雨中,吟哦漫寻诗。


古来骚雅士,常恐归计迟。

时雨阴复霁,渐觉暑气消。


野色将欲秋,蝉声迥萧条。


白发非故吾,黄叶下今朝。

袅袅西风生夕波,萧萧碧树得秋多。


潘郎未就闲居赋,白发添来奈尔何。

欲揽芙蓉上采舟,浦云烟树隔沧洲。


眼中只觉秋光好,何事骚人却怨秋。

独宿高斋夜,萧然松桂幽。


海风频送暑,山雨渐成秋。


散帙青藜过,鸣琴白雪流。

渐秋容黯淡,秋气寂廖,断烟疏雨时候。
落叶敲窗,乱峰锁梦,梦与叶声同坠。
病感三分,二分中酒,一分憔悴。

昨夜西风起蘋末,长林萧萧叶初脱。
夕阳流水澹无波,玻瓈沈浸青冥阔。
断堤古岸遥相连,仿佛疑是鉴湖边。
淅淅西风响败栏,棕榈一夜战声乾。
壮心肯逐悲秋老,自剔青灯把剑看。
江天漠漠秋无际,数点淮山冷屏翠。
闲拈枯笔洒松腴,半幅生绡千里意。
金帝行权代祝融,先声已自到梧桐。
凉生虚室蟾光澹,爽入疏帘露气通。
梁燕刻期辞旧垒,池荷一夜坠嫣红。
几年不见长安月,重见长安月色光。
宫瓦碧滋新治第,冠簪华对旧为郎。
异时欢笑疏砧外,何处歌声白雁乡。
相如绿绮秋弦急,霜侵树影寒蛟立。
塘水泠泠湘佩清,遥山翠澹巫娥泣。
啧啧虫吟四壁空,千金赋得长门宫。
团扇才轻,井梧初舍。
金风飒踏鸳鸯瓦。
绣帘未卷隔流萤,来回只在栏杆下。
才过清和候,凄然感旅怀。
新蛩吟古砌,落叶满前阶。
榴火春仍驻,槐屯午自佳。
日躔回南陆,炎气彻厚地。
郁蒸堆火云,飘雨良快意。
闇穴蟪蛄鸣,湿翼玄蝉坠。
燕方为去计,鸿已报来期。
老火晨相谢,新凉夜见私。
耽书灯可眼,渴睡簟宜肌。
好雨真无价,炎天不易求。
十全成稔岁,一上作凉秋。
吏逭陂塘责,民宽沟壑忧。
河汉秋来净,飞星一点过。
好风吹暑尽,疏雨送凉多。
纨扇收团月,桃笙卷细波。
平塘波浪深,荷叶鸣秋响。
惊起锦鸳鸯,双双共来往。
秋声惊落木,凉气入虚棂。
讲罢风过席,吟馀月在庭。
酒分邻瓮绿,灯照壁书青。
良工意匠巧经营,无限天机笔底成。
凡卉自荣还自悴,昆虫相养复相生。
甄陶厚德归亭□,□育功高仰圣明。
秋入双眉频皱。
愁味将人僝僽。
三径夕阳斜,侧侧西风凉透。
拟握陂龙陟凤台,厌闻远雁一声哀。
霜乾殷叶背林去,雨足黄云归谷来。
蕙幛可能留鹤宿,草堂终待觅桤栽。
占西风早处,一番雨,一番秋。
记故国斜阳,去年今日,落叶林幽。
悲歌几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