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赤枫又积灌城头,如此江山不掩愁。


青眼无人同乐岁,白头有句独悲秋。


词章全拙知谁信,身世多虞谩自谋。

向晚郊墟送嫩凉,征鸿点点又南翔。


年光迅似离弦箭,世事艰于上水航。


月不冷炎来户牖,诗多凄怨感蛩螀。

著破缔袍范叔寒,海天横笛短歌残。


故人竹帛名空在,浮世风波梦未安。


一笑自称苍水使,十年曾署白云官。

鲮鱼风息净江波,轧轧机丝响薜萝。


华发道途秋日短,旷怀楼阁暮阴多。


浮查受宿炎州翠,细草从眠墨沼鹅。

南越东吴带楚皋,频年醉眼送飞毛。


沧洲露白蒹葭满,甲第秋声蟋蟀高。


九日天涯桑落酒,三军城上柘黄袍。

苕花蘋叶绕林扉,独立苍寒见紫微。


夜久长庚随月上,天清高鸟带霜飞。


东南吴会三江入,百二秦封六国归。

豆苗瓜蔓未应稀,菰米莼丝积渐肥。


南极有星天半隐,东维无地海全归。


连城不换相如璧,百结何妨子夏衣。

纷纷攘攘厌黄巾,妖血徒膏草野尘。


马化一龙犹王晋,楚存三户未亡秦。


飓风天静浮青海,朔漠山高直紫宸。

吴门叶落季鹰船,朔野霜横白雁天。


三楚楼台馀梦泽,两京形势自甘泉。


采云帐幄泠风满,琼树花枝璧月圆。

井梧阴,堕叶静。
蠹管和秋都冷。
黄昏鼓、渐做雨溪云,预供宵永。

蘋洲起壮风,秋事太匆匆。


节候一番别,心期几处同。


牛沈苔晕碧,蟹断蓼拖红。

秋叶凄清秋草黄,萧条孤馆对斜阳。


乡关万里空回首,人世多情即断肠。


有限光阴俱杳杳,无边幽梦总茫茫。

邻鸡鸣已过,吾鸡一何懒。


要稳土人眠,高视清秋晏。


惜哉清秋时,留客久异县。

河漘依棹得风期,秦树湘云枉梦思。


也好归来君富贵,未容言语我悲伤。

江上高人未肯来,京华秋鬓独徘徊。


饶渠看取潮头月,莫恋林香待放梅。

随蝶求官秋绪多,自甘老罢乐婆娑。


枕边风雨五更梦,声在长衢朝马过。

雨助风声燕欲归,谁教我尚著征衣。


自怜未读悯征赋,霜雪鬓间犹庶几。

快雨薄寒一夕间,胡为百役自间关。


秋怀更读甘陵赋,始信人人庾子山。

又作此秋飘泊客,茫茫谁是北归人。


庭前雨过鹅群浴,池上风来萤火新。


战马不肥淮甸草,属车思辗洛阳尘。

败叶凝黄,枯芦减碧,长堤已是秋深。
无限凄凉,扁舟独倚纱棂。
湖广一片清如画,对愁颜、倍觉销魂。
一代蛾眉百妒并,况堪谣诼昔盈庭。
苍茫世路馀萍梗,潦倒秋怀付醁醽。
西北云山待诗卷,东南江海壮扬灵。
落日江田暝,荒烟下戍楼。
佳兵匪祥器,遗袂几中洲。
鬼火平林夜,殇魂海国秋。
烽火欧西战未休,欲归未得暂勾留。
参军恨不愔蛮语,齐傅宁令敌楚咻!
万里惊涛来瘴海,一丸冷月过中秋!
四边寂静无人语,有客棉兰正倚楼。
秋原负手立斜阳,反顾家山欲断肠。
佳节插萸悲逝水,他乡就菊近新霜。
依人自笑冯唐老,玩世无如阮籍狂。
曲阑微步。
看皓魄凄凉,欲归还伫。
望断遥空,玉宇琼楼何处,嫦娥肯任圆时误。
野照芜城夕。
送远目、云水苍茫不极。
琼蕊音遥,青楼梦杳,玉钩人寂。
霜清水落海天空,莽莽云山夕照中。
故国音书凭旅雁,穷途踪迹类飘蓬。
黄龙紫塞身长客,越水吴山路不通。
死生契阔数何奇,南北东西系所思。
失主精魂同落寞,丧家骨肉久乖离。
那堪羸病羁愁客,又值严风酷雪时。
戍楼冈势郁岧峣,暂一登临破寂寥。
玄兔群峰环碧海,白狼高浪蹴青霄。
朝鲜东走诸番近,督亢西连斥堠遥。
风雪连宵走百灵,将军猎队出郊坰。
呼鹰马去冲云起,射虎人归带血腥。
刘向有才虚对策,儿宽无遇但横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