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辽海西陵道路长,提封万里隔严疆。
百年芳草迷归梦,几处寒砧动早霜。
云压秦关山叠叠,风驱胡燕海茫茫。
愁绝长因蜡炬消,江南塞北集寒宵。
庭闱头白乌难白,拜扫人凋墓亦凋。
泉石心惭绮里季,功名身愧霍嫖姚。
心随归雁颉云翔,晓日关山望帝乡。
忆昔凤池瞻德化,正当龙塞靖妖芒。
襄平鸡犬新丰社,渤海楼船旧战场。
兴王将相奋雄图,此处曾经裂虎符。
江走乌龙穿紫塞,山开长白障留都。
遐方貂贝归朝觐,盛世恩膏及朽枯。
一夕西风起大荒,萧条景物别殊方。
三韩戍北征鸿急,五国城南塞草黄。
华表不归丁令鹤,闾山空寄管宁床。
瓠落竟何似,浮踪浊水萍。
那堪孤客况,不尽九秋情。
夜月蒹葭色,寒窗蟋蟀声。
衰谢尘心尽,琴尊野兴长。
人情秋藻丽,吾意古苔凉。
引杖随溪水,看云度石梁。
孤立安时命,遑知拙与工。
问心期不愧,入世岂求同。
风力抟鹰翮,霜威损桂丛。
所学终何用,空馀泽畔吟。
徘徊千古业,孤负一生心。
秋老黄花悴,风回落叶深。
明主巡方切,贤臣补衮殷。
睿谟崇帝舜,折槛有朱云。
远猎威胡虏,虔禋报祖勋。
世际羲轩盛,身惭稷契良。
幽青新旱厉,淮海旧怀襄。
沧水何年使,桑林近日禳。
飘泊无家客,乾坤一讲堂。
钟魂摇梦醒,槐荫泼阶凉。
岁月三秋逼,关河万里长。
油窗漠漠雨垂垂,秋尽江南草木知。
促织到头无一语,不知能有几多丝。
朱槿不堪留,牵牛上竹幽。
蛩声清夺漏,鹰翮劲思秋。
掩卷悲先哲,看山忆旧游。
秋来忆别江头,依稀如昨皆成旧。
罗巾滴泪,魂销古渡,折残烟柳。
砌冷蛩悲,月寒风啸,几惊秋又。
月明又被云遮住,空老桂华枝。
想应天上,今宵未忍,还照孤凄。
几回欢聚,几番离散,剩惹追思。
摇落秋风晚,凄凉又一秋。
汉家元再造,杞国谩多忧。
七庙存馀泽,诸公合远谋。
日落秋风晚,孤心正北飞。
地寒戎马健,天阔塞鸿稀。
翠葆几时复,青山百匝围。
屋梁辞故燕,沙堰下初鸿。
遂有悲秋意,那堪叹逝同。
九歌哀渡水,一笛怆临风。
酒罢高歌清夜阑,年来犹自滞长安。
片云将雨消残暑,断雁迎风动早寒。
乡国渺茫劳梦远,江湖飘泊识交难。
中秋云尽月华凉,骨肉良宵寄四方。
一凤南飞奎耀彩,三郎西赴月探香。
荆簪携幼沧溟曲,藜杖弄孙淮水傍。
银汉无声,澹云笼月,汀烟落木萧萧。
怅西风万里,江上停桡。
玉砌雕阑何处,霓裳曲、凤管鸾箫。
风也清。
月也清。
又到黄花斗玉英。
蛩咽露,燕惊秋。
户牖绸缪事事忧。
试问此中方寸地,如何容得许多愁。
秋色萧萧院落深,卷帘人怯暮寒侵。
胸多磊块聊拚酒,调带悲凉怕鼓琴。
断雁唳霜传远信,哀蛩咽月和微吟。
月冷霜高夜气冲,残灯四壁遍吟虫。
琴书有味堪为伴,山水多情最系衷。
半世浮沉嗟往事,一年容易又秋风。
世事纷纭似乱蓬,一年容易又秋风。
连营刁斗音相递,隔地烽烟道未通。
骐骥已空今冀北,鸱鸮犹踞古江东。
一年客易又秋风,枕簟凉生竹院东。
断续戍楼闻画角,翱翔云路起征鸿。
兴悲宋玉情堪托,作赋欧阳句自工。
火云收尽见长空,独凭危栏远望通。
几日寂寥因醉酒,一年容易又秋风。
邻砧声急传深巷,墙柳阴疏忆故丛。
柴门深闭寂寥中,抱瓮携锄兴未穷。
诗思满怀宗白傅,菊花盈把感陶公。
气消溽暑来新雁,韵易清商入爨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