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秋露盈盈似玉时,秋月明明照玉肌。


罗袂已惊入秋夜,薄帷长自鉴天涯。


翡翠楼空铅粉歇,鸳鸯带缓音尘绝。

客来暮霭尚周遮,客坐乾坤见物华。


万里更无云吐叶,一天唯有桂开花。


肃霜青女令先布,专夜嫦娥意太夸。

三十六旬盈复缺,百年堪喜又堪伤。


劝君莫惜登楼望,云放婵娟不久长。

三年海上见中秋,月下今宵壮远游。


客路风清闽岭外,帝城春在曲江头。


二京赋就谁争美,三殿名高自胜流。

麓堂诗例起年年,八十五回秋月圆。


海上衣冠今洛社,壶中日月自尧天。


烟霄未远三山路,锦绣难追十客筵。

高楼钟歇雁声沉,一叶随风到客心。


却忆素馨田畔住,美人何处独披襟。

出户连天动远思,沙明如雪沁肝脾。


夜深一片苍茫色,不是流人绝不知。

秋光深浅我全知,正是无人独立时。


便欲关门情莫奈,惊乌啼在第三枝。

碧天湛湛自孤身,淡寂何言一倍亲。


此是山楼旧相得,眼中无复岭南人。

万籁无声独倚阑,当头皓魄挂云端。


清辉莫到十分满,圆缺从无一例看。


遍地疑霜秋有色,长空如水夜生寒。

斫月如冰轮,不知几玉斧。


寒光十万里,馀影到牖户。


我病欲强出,瘦骨怯风露。

秋月既虚明,禅心亦清净。


心月两无亏,炯然大圆镜。


流光烛万物,万物咸鲜莹。

景色平分一半秋,广寒宫阙素光流。


嫦娥此夜勤妆束,玉鉴高悬十二楼。

张琴须张太古弦,七弦直溯五弦前。


太和不远阴明代,飞遁长流洗耳泉。


南河未避虞鳏晦,箕山明月斯人在。

曾照当年苜蓿盘,却于今夕动愁端。


浊醪何自供杯斝,灏气多应彻肺肝。


夜漏无声天阙迥,露华如水井梧寒。

霜盘玉隐倒团金,迥水秋天碧夜侵。


光掩半扉寒夜永,影分疏竹翠轩深。


长空远岫归云卷,古木高风浥露沉。

只与闲时月一般,宁知今夕最团栾。
竹边借柄还如扇,花下传杯可当盘。
野兔易忘终夜梦,林乌未许一枝安。
今宵何处惬清游,震泽波心太华头。
初出海张红锦扇,到中天挂水晶毬。
兔蟾迸作双轮现,金火镕成一鉴秋。
吟诗竞尽月精微,自昔谁明造化机。
近作金波千道去,远成玉鉴一团飞。
阳魂满处因乾父,阴魄亏时自巽妃。
万派寒芒一道飞,阴精盛处远成围。
抱回红日浴东井,横截碧天朝太微。
惟有中秋金正王,复当子夜水生肥。
对月题诗过几人,不知何句与渠亲。
精神尤向水中活,形状直须天上真。
紫磨一轮开作屋,桂花千朵斫为薪。
诗人长以月为心,对月题诗随浅深。
缺此作钩圆作鉴,白将如玉紫如金。
炼丹道士绵绵守,见性禅师了了吟。
却扫阴云藉晚风,十分圆月挂天东。
中秋此夜光华盛,万国钧情喜玩同。
何处楼台恨偏照,几家樽俎对寒空。
石梁横卧清溪曲,波光上下风吹绿。
海东推上月轮来,鳞龙闪闪浮寒玉。
昔人呼为饮马泉,至今饮者谁投钱。
一年清绝中秋时,仰天高欲攀桂枝。
乾坤镕入玉奁鉴,万象一扫光芒垂。
今年不见今宵月,有物啖之倾且仄。
银汉西流乌接翼,回首人间化为碧。
瑶台月里可避胡,三郎错路归鱼凫。
《霓裳》月里亲偷得,却怪李谟偷擪笛。
苔色轻尘锁洞房,乱鸦群鸽集残阳。
青山空出禁城日,黄叶自飞宫树霜。
御路几年香辇去,天津终日水声长。
旅雁迎风度,阶翻月露华。
砧声鸣夜永,江上几多家。
绿阴夹道树重重,人杂渔樵远近通。
回望酒家山色里,青帘斜扬落花风。
洞庭湖上岳阳楼,阑外波光接素秋。
数点征帆天际落,不知谁是五湖舟。